虛君實相制,就是雙方這次談判的癥結所在。
皇權、相權互相制衡,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南宋曾有曇花一現。但自元明以來,皇權高度集中,自朱元璋取消丞相之後,內閣早已成為銜接皇權、官僚集團的工具。
崇禎、周皇后根本無法接受這種制衡的理念。在崇禎、周皇后,甚至是孫傳庭本人看來,想以相權制衡皇權,那分明就是篡位,就是大逆不道。
方原凝望著奔流不息的河水,一言不發。
若他願意當了這個大明的忠臣,大明的南北兩個朝廷立刻就能合二為一,西滅李自成,北伐滿清,定鼎天下。
若他不應允,南北的戰事會一觸即發。
他此時此刻的一個決定,足以影響天下大局的走勢,更足以決定上百萬人的生死存亡。
河風拂面,春風送暖,方原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開口說道,“孫督師,我的條件也請你帶回給陛下。虛君實相制不能變,可以由陛下復位,代替監國親王的位子,而我仍為攝政王。一應權力的制衡,如同江南的政體。”
孫傳庭死死的盯著他,雙目似要噴出火來,厲聲說道,“方原,你簡直大膽。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你竟敢口出狂言要制衡皇權?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你封為攝政王,那不是要篡位?你在江南的政體,什麼人民總會,什麼商業協會,商人、百姓都能進內閣執政,簡直是荒唐透頂!”
方原見他腦中的皇權意識早已根深蒂固,一時半會是說服不了的,便省了口舌,語重心長的說道,“孫督師,還請你將話帶給陛下,我還是邀請陛下南巡,我會親自向陛下陳述關節。”
孫傳庭緊緊捏著他的胳膊,怒視著他說道,“不必帶回去了,陛下、皇后娘娘聽了你提出的條件,一致認為你就是想趁機架空皇權,為進一步篡位鋪平道路。方原,你可知你的這個決定,會導致上百萬軍士、百姓喪命!為了你一人的野心,致使天下生靈塗炭,你還敢妄稱乃是替天行道?!”
方原死死的盯著孫傳庭說道,“孫督師,我不應允朝廷的條件,並不是因為我的野心,想顛覆大明江山。而恰恰是在護衛大明江山。若聽從了朝廷的條件,世鎮江南。終我一世,或許不會再反。但我的後人掌握了全天下三分之二的錢糧,兵強馬壯,利益所在,也是必反無疑,到時天下仍會生靈塗炭。”
“只要皇權得不到有效制衡,人人都會不惜屍山血海、生靈塗炭想爬上那個皇位。唯一杜絕生靈塗炭的法子,只能是削弱皇權,皇權、相權互相制衡!”
“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不將舊制完全摧毀,怎能建立新制?!今日的流血,只是為了今後天下永不會再有改朝換代的流血,更不會再有將前朝宗親族滅、趕盡殺絕的慘烈。”
“孫督師,我要走的路,一定會繼續走下去!我當然希望你站在我這方,與我一同率兵進京,定鼎天下。當然,若你要冥頑不靈,負隅頑抗,玄甲軍的鐵騎會掃平一切擋在前方的阻礙!”
至此,雙方的談判終告破裂。
孫傳庭重重的推開了他,指著他面門呵斥道,“好,方原,既然你鐵了心要做了這『亂』臣賊子,你我就戰場上見真章!”
方原淡淡的一笑說,“孫督師此言太偏激矣!所謂成王敗寇,我要失敗了才是『亂』臣賊子,成功了就是開創新紀元的一代偉人。不過,若孫督師馬革裹屍了,我仍會視孫督師為忠臣良將,國之中流砥柱,定會厚葬於你,撫卹你的兒女終生衣食無憂!”
孫傳庭稍稍一怔,被方原一句話頂得是啞口無言,死死的瞪了他一眼,挾怒而去。
方原立在河水邊沉思了良久,這才不緊不慢的漫步回到談判席位上。孫傳庭因不滿朱以海身為大明藩王,卻對方原刻意的討好,甚至膽敢以攝政王相稱,一刻都不願在山陽縣久留,早帶著白廣恩一行人,離開了山陽縣城,北向而返。
朱以海早知曉雙方已談崩了,一場雙方主力的決戰或許是在所難免了。若雙方戰事一開,首當其衝的就是他的淮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