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選定推廣基礎教育,簡體字的試點地,就是他控制力最強的蘇州府。只要在書香之地蘇州府能推行,其他州府也就能順利的實施。
內閣遵照方原的指示,以簡體字的模板下發了公文到蘇州府各州縣的官府,責令負責教諭的官員,從公文到日開始,在本縣的官辦學堂推廣簡體字,還有基礎教育的學科。
簡體字的推廣,官府將繁、簡體字對應下發到每個州縣,由官府的教諭先學習繁、簡字型的對應表,然後交給官辦學堂的夫子。
官府出具公文,由官府提供免費提供繁、簡體字對應表,民間無論是鄉紳、百姓,需要的可以到蘇州府衙免費領取。
為了配合簡體字的推廣,方原、內閣還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一,今後各州府、州縣教諭必須將簡體字推廣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親自下鄉,下村宣傳、推廣。並將推廣的成效納入官府的考核,推廣不力者,驅逐出官府,終生不得複用。
其二,新入學的孩童,無論官辦學堂,還是私辦學堂,一律不再教授簡體字,改為傳授簡體字。若有私下再教授繁體字的私人學堂,一經查出,一律強行關閉。學堂的山長、夫子,終生不得再從事師者行業。
其三,今後官府的任何公文往來,只能書寫簡體字,各州府有使用繁體字上報公文者,視為漏報,相關責任人人等,按官府考核罪加一等懲處。
其四,三年後,江南的科舉考試改為必須使用簡體字書寫,但凡繁體字書寫的,視為廢卷,一律不透過江南大學堂的入學、畢業考試,從明年起一律使用簡體字。
其五,一年後,任何民間貿易往來新簽署的契約,必須以簡體字書寫在官府才具有法律效力,繁體字書寫的契約,官府一律不承認效力,由當事人雙方自行私下解決。
至於基礎學科教育,難點不在國學,而是在現代數學。
大明官方數學方面的人才幾乎為空白,真正的數學人才在商會。明朝的數學家程大位就是一名商人,著有明朝最重要的一本數學類的書籍演算法統宗。
方原簡單的翻閱了演算法統宗的內容,已涉及到二元二次方程,初步達到了穿越前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演算法統宗雖不是系統化的數學培訓,但用來進行數學啟蒙已足矣。
他找來了商業協會的諸商會代表,要求每個商會派出五個學過演算法統宗的人才再找來常熟兵工廠廠長湯若望,令他推薦了六、七個精通西方數學的人才,重金禮聘。
因穿越前的數學教材與大明國情不同,大明與西洋數學也有相當的差異。本著求同存異的想法,方原令這些中外的數學人才,根據各自不同所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班加點了三個月時間,終於完成了符合明朝國情的現代數學教材。
方原再將這些數學教材,請淘寶的印刷商戶列印成冊,一次『性』列印了三千本。
這些參與數學教材編纂的人才,方原則再次派去江南大學堂,培訓第一批八十個教授現代數學的老師,派遣到各州府學堂任教。
方原這方正在如火如荼的推廣基礎教育、簡體字,柳如是突然找上門來,聲稱有要事相商。
自從錢謙益歸隱紅豆山莊之後,柳如是為了避嫌,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絕不會主動來找方原。如今她突然找上門來,必然是出了什麼變故。
方原在大堂接見了柳如是,開門見山的問道,“柳姐,江南日報那方出了什麼事?”
柳如是答道,“攝政王,最近有些文人想在江南日報上刊登關於江南未來戰略,是北伐,還是西征的小文。我來是向你請教,江南日報到底刊不刊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