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末玩淘寶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出閣讀書

第四百七十一章 出閣讀書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她這就是要坐實了方和的名分,就是郡王,至於王世子,想都不要想。

方原望著粉臉兒盡是沮喪,求助似望著自己的小苑,還有怯生生站在她身邊的方和,驚恐的眼神不時望望自己,瞧瞧公主,渾然不知大人在鬧騰什麼。

今日公主也太不留情面,方原心兒也是一軟,說道,“方和冊封之事,今日暫且作罷,容後再議。”

他這麼一說,就是暫時擱置了方和的冊封問題,既不冊封王世子,也不冊封親王。明裡是站在公道的立場,其實是偏向小苑、方和。

公主微微一怔,還是接受了方原的建議,“好,就照駙馬說的辦。”

方和冊封之事暫告一段落,小苑突然開口問道,“公子,冊封之事暫且不提,那和兒出閣讀書之事呢?”

明朝的皇子,三歲便要開始讀書習字。

而東林黨群臣所謂的出閣讀書,可不止是簡簡單單的讀書習字、學習經史典籍,而是成為儲君的先決條件。當年東林黨和萬曆皇帝爭國本,爭出閣讀書也是其中大書特書的一件大事。

明光宗二十幾歲還沒出閣讀書,並不是某些半桶水歷史研究者所理解的,明光宗二十多年還不識字,還是個文盲。

平民的兒子幾歲就開始讀書習字,大明帝國接班候選人之一的明光宗,二十多歲還不能讀書,是個文盲。這種匪夷所思的結論,也只有當今的鍵盤歷史學者能研究出來。

小小的一個出閣讀書為什麼能成為冊封儲君的先決條件,裡面的學問可就大了去了。

因按照明朝祖制,身為太子,還是親王,雖然同是讀書,所學的內容則是大大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崇禎皇帝當年作為親王,當初學習的內容就是孔孟之道,朱程理學之類令人安分守己的學問。

孔孟之道、朱程理學,是為了鞏固帝王江山而存在的,所以對權力鬥爭、對歷史的講解就是類似於天方夜譚的小說故事。簡而言之,就是愚民政策,將歷史寫成了好人和壞人,賢臣和小人之間的爭鬥。只要親小人遠賢臣,國家就會敗亡;而親賢臣遠小人,國家就會興盛。

崇禎就是從小時候起,這種歷史童話故事看多了,所以上位之初,因為對權力的認知太過淺薄,才會被東林黨、袁崇煥給忽悠瘸了。認為只要重用賢臣的代表東林黨,袁崇煥,打擊小人的代表魏忠賢、閹黨,大明就會興盛。

結果直到關寧軍被袁崇煥搞成了關寧軍閥,崇禎才醒悟過來,但已為時過晚。

真正作為大明帝國接班人的天啟皇帝,自小所學的遠遠不止孔孟之道,朱程理學,還有對帝王來說更重要的法家學說,法、術、勢的帝王之術。在帝王之術裡,根本就沒有賢臣、小人之分,而是強調利益關係和制衡。

當然單純的帝王之術,也是治理不好天下的。明朝最典型的一個反面教材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他自以為比他爺爺朱元璋還英明,即位之初,屁股還沒坐熱,就被幾個想借機上位的野心家忽悠著去玩帝王之術,看哪個大明藩王都像是亂臣賊子。於是親手打破了朱元璋替他布好的制衡之局,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無論孔孟之道,還是帝王之術,都是帝王接班人必須要涉獵的,絕不能偏科偏學,而尋常親王顯然是不能盡數涉獵的。

所以,明光宗並不是不識字,是文盲,而是自小沒有經過專業的帝王培訓,只是按照尋常親王的學科在進行教育。直到東林黨諸人爭取到出閣讀書的機會後,才開始系統的帝王課程培養,也就是意味著真正的成為了帝國接班人。

在關係到方和出閣讀書的事兒上,是將方和當成攝政王府的接班人來培養呢?還是按照尋常的郡王來培養呢?就是擺在方原面前的一道難題。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