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狄領命而去,鄭森坐在總督府大堂上,默然看著盤狄遠去的背影。盤狄這一支僱傭軍已是臺灣城所能派出最大的一支人馬,如今的臺灣城裡只剩下五千近衛虎賁。
若能有一年喘息的機會,鄭森便可以打造一支至少十萬人的鄭軍,但方原並沒有給他這個喘息的機會,平定了南直隸後,又千里迢迢的追上門來窮追猛打,可見對他的重視,務必要趁他立足未穩之時,解決兩人之間數年的糾纏。
“慢著!”
鄭森突然站起身來,自言自語的說,“方原既然初來乍到,對臺北的地形必然不熟,若是我軍突然傾巢而出,大舉北上偷襲......”
他立刻派人召來了駐守赤嵌樓的心腹萬禮,還有父親的好友,何斌。
萬禮曾是活躍於福建、廣東之間的一支與官府作對的流寇,本名張禮,後這支流寇軍改為萬家軍,人人以‘萬’為姓,取萬眾一心之意,便改名為萬禮。在鄭森撤離福建,抵達金門時,在周全斌的引薦下,率五千流寇前來投降鄭森。在鄭森走投無路之時還願率眾來歸,鄭森立刻引為親信,並令他的三千流寇,再分派給他七千鄭軍,共同駐守臺南最要緊的要塞,赤嵌城。
何斌之前與鄭芝龍同在日本經商,後又到了臺灣島在做生意,深得尼德蘭人的信任,對臺灣島的民風地形是瞭如指掌。他能短時間內順利的趕走尼德蘭人,何斌暗中的聯絡相助是功不可沒。
兩日後,萬禮、何斌來臺灣城拜見了鄭森,鄭森也不拐彎抹角,直言要萬禮從赤嵌城抽調九千鄭軍,再加上臺灣城的四千近衛虎賁,由何斌作為嚮導,北上與盤狄的一萬僱傭軍匯合後,分兩路攻打臺北的雞籠、淡水二城,務必要趁方原立足未穩,給予方原重創,將玄甲軍趕下大海。
他這一次軍事行動幾乎將臺灣、赤嵌二城的軍士抽調一空,再加上盤狄的一萬僱傭軍,已是鄭軍在臺灣島上所有的本錢。
萬禮、何斌二人面面相覷,何斌遲疑的問,“賢侄啊!此戰若勝則可,若敗,恐我軍再無一戰之力啊!”
鄭森本就是個好賭成性,無論是冒險攻佔臺灣,還是歷史上北上直接去端南京城,都是典型的軍事冒險。這一鋪,他確實是押上鄭軍所有的賭注,直接和方原梭哈。
鄭森沉聲說道,“我軍水師不如方原,陸軍也不如方原,唯一的法子,就是出奇制勝,趁著方原在搞什麼原住民大會,給予他重重的一擊!你二人都想不到,我軍敢全線出擊,方原也想不到,此戰必勝!”
以鄭森在軍中絕對的威望,二人反駁也是徒勞,只能選擇服從。
鄭森將帥印直接給了這一戰的總指揮官萬禮,並衝著他一下跪在地,雙目含淚的說,“鄭家的生死存亡,全繫於萬統領一人了!”
萬禮見他竟然下跪,感動得與他對面而跪,深深的一拜,連磕了三個頭,“鄭氏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相報,這一戰,不成功便成仁!”
三日後,萬禮、何斌二人率著一支一萬五千人的軍隊北上,兩軍最後的決戰,終於到來了!
—————————————————————————————
阿美、排灣二族的族長一回到族內,便接到了方原要求去參加在雞籠城舉行原住民大會的邀請。
二族族長雖然沒見過方原長什麼樣兒,但也不是傻子,豈會憑著鄭森的一面之詞就押上全族的性命,去和方原血戰?
二族族長一碰頭商議,便決定先去參加原住民大會,探一探方原的實力,還有口風,看方原能不能開出比鄭森更好的條件,再行決定二族是投向鄭森,還是方原。
一個月後,原住民大會在雞籠城舉行。
臺灣本島上有一百二十三個高山族系,參與這次雞籠城原住民大會的,有一百一十二個,還有十一個不知出於什麼緣由,並未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