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景傑親自陪同坤興公主一行前去揚州城佈置防務。
梁敏則集結了海沙幫的兩千幫眾,從京口碼頭北上,經瓜洲渡進入揚州府。
海沙幫的四、五十艘小型戰船,還有五百幫眾,也駐紮在瓜洲渡的衛城。餘下的一千八百幫眾則越過揚州城,直接前往高郵衛駐守。
坤興公主進入揚州城時,卻發現吳越王朱慈煥早她一日就到了揚州城。姐弟兩人在揚州城突然碰面,均是大感意外。
前去揚州府衙的途中,公主向朱慈煥說了立了軍令狀,堅守高郵衛之事,又追問朱慈煥不留在內閣寫票擬,為什麼也會到揚州城這個險地。
朱慈煥低聲說,“皇姐,冒先生告誡我,此戰一開,老師必然和朝廷徹底翻臉。我身為朝廷的皇子,又是老師的學生,夾在中間處境會十分尷尬。先生要我必須以實際行動做出抉擇,是信任朝廷,還是信任老師。”
“我左思右想了三日,母后、皇兄真是心胸狹窄,擅自挑起事端。若老師沒了,我也會被押回朝廷,和父親一樣被軟禁起來。所以,我還是信任老師,這次來揚州城,就是要守衛揚州城,與朝廷劃清界限。”
坤興公主一聽,原來兩姐弟此行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對母后、皇兄的行徑徹底失望,只能選擇與朝廷劃清界限。
朱慈煥突然想起了周皇后、太子是坤興公主的至親,當公主的面說出這些話,或許會令她難堪,便說道,“皇姐,我隨口胡說的,你別往心裡去。皇姐,你為什麼要去高郵衛?”
坤興公主抿嘴一笑說,“我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揚州府是駙馬的,也是我的,就不能丟!”
眾人說著話兒,已到了揚州府衙,知府曲從直,還有一眾府衙官員將眾人了迎了進去。
揚州府眼下唯一的指望,就是景傑派出的援軍,曲從直向吳越王、公主行了禮,便衝景傑問道,“景帥,你這次帶來了多少兵馬援救揚州府?”
事關揚州府的防務,景傑自然不能信口開河,如實的說道,“玄甲軍必須主持長江防務,不能輕動,這次來援救揚州府的,是兩千海沙幫幫眾。”
知府曲從直,其他府衙官員聽了是大吃一驚,景傑不派玄甲軍前來,派盜匪前來援救,那就是準備放棄揚州府了。
曲從直掛心的是揚州府數十萬百姓的安危,忙捉著景傑的手哀求說,“主帥,剛剛得到的軍報,攻打揚州府的,不止周遇吉的八萬晉軍,還有總兵高傑的五萬明軍,求你立刻發兵,救救揚州府百姓吧!”
周遇吉的軍紀無可非議,高傑這人就名聲在外了。他本是李自成的部將,後來和李自成老婆私通,給李自成戴了綠帽子然後投降了朝廷。此人麾下的官兵軍紀敗壞,比之左良玉也不遑多讓。
孫傳庭本人不願揹負背信棄義的名頭出兵,麾下諸將也不願去和方原的玄甲軍硬碰硬,麾下唯一願意領軍出征的只有總兵高傑。
高傑願意出征揚州府,目的是相當的單純,就是奔著劫掠來了。朝廷會應允軍紀敗壞的高傑出徵,那就是默許高傑可以在揚州府大肆姦淫擄掠。甚至還有傳聞,孫傳庭給高傑下了密詔,默許高傑劫掠揚州府。但劫掠來的錢財,必須上交一半給孫傳庭,用來練兵、募兵。
知府曲從直,還有揚州府的官紳、富商之前是準備在朝廷、方原間騎牆觀望的。若方原不來救揚州府,揚州府就選擇投降朝廷。
但直到山東的情報傳來,朝廷兩路出兵,其中一路是高傑領兵,甚至還有劫掠分成的傳聞時,這才知道今次揚州府是大禍臨頭,縱然投降也免不了被搜刮個乾乾淨淨。所以眾人這才徹底死了投降朝廷的心思,巴望著玄甲軍的救援。
景傑還未說話,朱慈煥已拉著曲從直的胳膊說,“曲知府,我和皇姐,還有兩千海沙幫幫眾都來支援揚州保衛戰。景帥當然不會置之不理,你在擔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