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主政換成了馬士英,此人和史可法的作風是大大不同。
史可法出於保護南京城百姓的考慮,在方原、左良玉兩者之間擇其善者方原而妥協,對方原採取的是懷柔政策,更希望以方原與皇室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來遏制方原覬覦南京的野心。
而馬士英則完全是出於小利益集團考慮,將南京城當成了他的自留地。相對於只知破壞不知建設的左良玉,顯然大肆招攬南京城民心的方原對南京城的威脅更大。
何況他已是數次與方原在戰場交手,早已是無法回頭。他如今初掌大權,對方原的敵意遠超史可法,一改之前懷柔的手段,改為更強硬的應對。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馬士英一到南京城,直接燒了五把火,而且把把火都燒向方原和玄甲軍。
其一是徽州總兵與黃得功換防,黃得功三萬人入駐鳳陽府,原屬馬士英的鳳陽府兩萬明軍則盡數入駐南京城,並借了離南京城只有一百里的採石磯供劉良佐駐紮。
馬士英的這種調防,就是加強南京城的防禦,而且還以劉良佐的四萬軍隊為南京城的外援,一旦南京城有警,劉良佐可以迅速的出兵支援。
其二是立刻切斷了駐紮在龍江碼頭的玄甲軍的軍糧供應,責令方原自行籌備軍糧,原先供應方原的軍糧轉而供應給劉良佐。
若南京城不供給軍糧,龍江碼頭、造船廠的軍糧則必須由鎮江府的京口碼頭提供,無形中就大大增加了駐軍的成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三是龍江造船廠在南京地域砍木頭造船,必須每月繳納二萬兩銀子的用度。
馬士英切斷軍糧,還有強收砍木頭的費用,就是要在無形中逼方原的勢力撤離南京城。
其四是提拔相交好友阮大鋮為南京兵部侍郎,督導南京城的軍務。阮大鋮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一審查南京城裡曾與方原眉來眼去的鄉紳、富商。但凡給方原捐過銀子、良田的,必須如數給官府也捐獻一份,否則,就以通賊罪論處。
其五,私下勾結與方原翻臉的尼德蘭人,提出大量採購西洋火炮、火銃的方案。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懲戒、牽制方原的威脅,雙方一拍即合,同意將本是用於臺灣島防衛的火炮一百門,五千支火銃,以西洋買賣的原價,不賺一兩銀子的價格提供給馬士英。
馬士英這五把火一燒,就是打算與方原硬碰硬,絕不妥協了。整個南京城是噤若寒蟬,看似平靜,卻已是戰雲密佈。
方原這邊也接到了馬士英在南京城裡厲兵秣馬,極度敵視的政策。馬士英就是個攪屎棍兼戰爭狂人,之前任三府總督時就死咬著方原不放,牛皮糖一樣與方原纏鬥。
如今他主政南京城,會不會進行軍事冒險,偷襲龍江碼頭,造船廠,方原其實也是心中沒底。
事關龍江碼頭五千玄甲軍士的平安、供給,事不宜遲,方原令胡琦前去太湖基地傳信,三日之後召集所有中高層軍官開會。
方原還想起了之前在鉅艦奠基儀式上,柳如是曾勸過他的話兒,不給坤興公主機會磨練,又怎知坤興公主不能當個賢內助?便令胡琦傳話,坤興公主也可以一同參加軍事會議。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