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府治所
金華縣
鄭芝龍、鄭芝豹、鄭森三人正在視察從浙北五府潰退回到金華府的鄭軍敗兵。
從杭州府撤回的敗兵有一萬五千,再加上金華府留守的兩萬鄭軍,目前還留在浙江的鄭軍總數是三萬五千人。
整個軍營早已是軍心渙散,人心惶惶。
鄭芝龍遙想大半年前,十萬鄭家陸軍,三萬水師,三百五十艘戰艦,再加上倭兵五萬,鋪天蓋地的北上,聲勢何其浩大。
出征的將領是猛將如雲,鄭芝龍、鄭芝鳳全是身經百戰的戰場老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鄭森,水師大將施福、林習山,陸軍三虎將甘輝、周全斌、馮信。倭兵方面還有德川幕府第一老中松平信綱,黑田、島津兩藩的藩主,麾下的倭將也是多如牛毛。
鄭芝龍滿以為浙北五府能收入囊中自不必說,就連南直隸,也應該能順勢拿下,將方原趕到長江以北。
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和玄甲軍連番大戰,戰果令鄭芝龍是瞠目結舌。
倭兵方面,兩藩藩主黑田忠之、島津光久全部投降,五萬倭兵只有不足一萬,由松平信綱去了浙南六府打起了遊擊;
鄭兵方面,三萬鄭家水師,全軍覆沒,只被施琅放回了不足一萬降兵,三百五十艘戰艦的龐大艦隊也被施琅打得南逃,在海門衛苟延殘喘;十萬鄭家陸軍,損失了至少六、七萬,連最精銳的五千虎賁近衛也只餘下不足千人,幾近全軍覆沒。
將領方面的折損也是慘重。
水師方面,大將施福投降了方原,戰敗後的林習山被罰去金門島,水師營的千戶、百戶等中下級軍官是折損殆盡。
陸軍方面,鄭家第一猛將甘輝被方原逼降,其他的虎將周全斌、馮信也被打得灰頭土臉,幸虧多生了兩隻腳才倉皇逃回。折損的中下層軍官更是不計其數。
鄭家這次北上,敗得是慘不可言。
如今,只餘下三、四萬敗兵在金華府苟延殘喘,收復浙北五府是痴人說夢,就連能否守住浙南六府也是捉衿見肘。
鄭芝龍是悔不當初,對鄭森擅自挑起兵禍的行為更是惱怒至極,沉聲說道,“森兒,為父早說過不能北上南直隸,應該南下廣東,如今遭此大敗,你還有何話說?”
鄭森出征前雄心勃勃,但如今卻被潑了一頭冷水,他這個主戰派的主帥應該負全權之責,若非鄭芝龍袒護這個愛子,早就該軍法處治。
鄭森是默然不語,鄭芝龍也不想理會他,目光又落在鄭芝豹的身上,“老五,戰場打得一敗塗地,如今該如何是好?是留守金華府,控制浙南六府,還有退回福建,穩守仙霞關?”
鄭芝豹頹然說道,“大哥,這仗沒法再打了,浙南六府也守不住了。不如藉著金華府還有三、四萬人馬,倭兵還未徹底崩潰,派使者與方原和談。浙南六府裡,鄭家只要陸路的衢州府作為仙霞關的緩衝,還有台州、溫州二府的軍港作為貿易通道。餘下的處州、嚴州、金華三府,全讓給方原,罷兵休戰吧!”
鄭芝龍的大本營就在福建,浙江共十一府,富庶的浙北五府根本是鞭長莫及,再爭下去也是徒勞無功。能夠得上的浙南六府卻是窮鄉僻壤,得了無所裨益,還要分兵駐守,得不償失。
以鄭芝龍商人的眼光,與方原在浙江相爭,本就是筆虧本的買賣。鄭芝豹提議保留在浙南沿海的軍港,再加上一個衢州府作為與方原的戰略緩衝,是正合他意。
鄭芝龍忙說道,“好,好,老五,你立刻派人去......”
鄭森還是輸得不服氣,開口打斷了鄭芝龍的話兒,“父親,我們還有三、四萬鄭軍,大將周全斌、馮信還在,更有一員虎將劉國軒嶄露頭角,完全可以與方原再戰,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鄭芝龍沉聲說道,“森兒,十八萬大軍如今只剩不到五萬人,你還在大言不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