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光久的祖父是島津義弘,也就是抗倭援朝戰役,在露梁海戰打死了朝鮮國水師統領李舜臣的日本國島津水軍的大名。
島津義弘後來參與了決定日本國戰國曆史走向的關鍵會戰關原會戰,加入的是文臣派小西行長的西軍,結果兵敗。
之後島津氏被德川幕府一直打壓,在九州的領土被瓜分殆盡,僅留有薩摩藩的領地。後來島津氏趁著明朝水師乏力,攻佔琉球群島,成為大明和日本國貿易的樞紐。
方原之前就給景傑下了秘密軍令,要留島津光久一命。
在金山衛被圍二十日,糧草斷絕的情況下,島津光久派人出來和談。景傑同意了與島津光久的和談,但島津軍不能出衛城一步,而且每日只提供可以供養五十人的口糧,只保住島津光久一條命,餘下的倭兵由得去餓死光了最好。
方原趕到金山衛時,另行徵召的大官商徐華也到了金山衛。
島津光久的使者正在景傑的軍帳內討要糧食補給,方原二話不說就將使者趕回金山衛,並要他傳話,要島津光久親自出來談判。
待倭兵使者去了,景傑見徐華也來了金山衛,愕然問道,“老大,你和島津光久有什麼可談的?”
方原不答反問道,“金山衛裡還有多少倭兵?”
景傑如實的說道,“倭兵使者之前討要三千人的糧食,估計還有兩、三千活人吧!”
方原點了點頭說,“再送兩千人,一日口糧到金山衛城門口。”
景傑也不知他搞什麼玄虛,只能前去照辦,衛城裡的倭兵見明軍送來了糧食,連忙開了城門,將這些糧食搬進了衛城裡。
次日清晨,倭兵使者前來回話,島津光久同意親自前來方原的軍帳進行和談。
方原在軍帳裡接待了島津光久,還有兩個倭兵侍衛。徐華常年與倭國做絲綢買賣,隨行就帶著會日語的翻譯。
方原開門見山的質問說,“島津家為什麼要來侵略我大明?”
島津光久反駁說,“方總督為什麼要斷絕與島津家的貿易買賣?斷絕了貿易,島津家怎麼生存?”
不做買賣就要殺上門來的邏輯,和遊牧民族南下侵略、鴉片戰爭西方強盜的邏輯是如出一轍,方原是既好氣又好笑,冷冷的說,“我對貴國的白銀不感興趣,要交易拿黃金或是以物易物。”
島津氏所在的九州薩摩其實有黃金礦山,只是幾年前被德川幕府給禁採了,方原故意提到這事,就是搞事來了。
島津光久愣了愣,裝傻充愣的說,“什麼黃金?哪兒來的黃金?”
方原呵呵一笑說,“就是幾年前被江戶幕府禁採的黃金礦山。”
島津光久見他竟然連九州的黃金山被禁採的事都知道,臉色微微一變,“方總督既然知道金礦山被禁採了,還要黃金交易,不是強人所難?”
方原微笑著說,“堂堂一個九州數百年的大貴族,德川幕府算什麼玩意,他不讓採,就不敢採?”
島津光久愕然問道,“德川家是幕府將軍,我們薩摩一個小藩當然要聽命。”
方原沉聲說道,“島津家真的這麼聽話?我問你,幾年前島原之亂,島津氏有在背地裡支援吧!島原之亂後,那些參與叛亂的浪人武士,至少有十萬人逃到了薩摩藩境內吧!”
島原之亂就是幾年前,由天草四郎領導,日本國內的農民、基督教徒、浪人武士,還有反德川幕府勢力共同推動的一次內亂,也是江戶時代最大的一場內亂。其背後就有島津氏支援的影子,因為事後,大量的浪人武士都躲到了薩摩藩境內。
叛亂之後,德川幕府在國內禁絕了基督教的傳播,不再與尼德蘭人,明人之外的其他任何國家做買賣。
島津光久顯然沒想到方原竟對日本國國內的內幕都瞭如指掌,直到此時還沒聽出方原話裡有話想說什麼,追問道,“方總督,我是個武人,有話直說了吧!”
方原淡淡的說,“島津家,基督教徒既然被幕府一直打壓,我願意提供各方面支援,支援島津家,信奉基督教的浪人武士,還有搗亂之亂殘餘的叛亂武士,推翻德川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