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方原、騎兵營統領趙全忠率領六千玄甲鐵騎,五百火炮營自湖州府南下,強行進駐杭州府的錢塘衛,將本屬錢塘衛的明軍盡數驅趕至杭州城。
方原剛一進駐錢塘衛,就接到前方軍報,從臨山衛、觀海衛撤退下來的步戰營軍士,半途遭到兩萬鄭軍壓倒性優勢兵力的截擊,死傷近半。兩千軍士能逃回錢塘衛的,只有一千一百餘。
鄭森擊潰了兩千玄甲軍士,三萬先頭部隊也進駐杭州府的杭州衛和杭州前衛、杭州右衛。三衛互成犄角之勢,與方原進駐的錢塘衛成四足鼎力之勢。
鄭家中後隊的七萬軍士則由鄭芝龍率領,以金華府的金華衛為大本營,分兵駐紮在臨山衛、紹興衛、嚴州衛等軍事據點,支援杭州府的戰場。
至此,雙方的主力都推進到今次預定的主戰場,杭州府。
鄭森從來未與玄甲軍主力正面交鋒過,又殲滅了兩千步戰營軍士,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鄭軍進駐杭州府後,鄭森立刻派出杭州衛的三千鄭軍北上湖州府,襲擊方原的後方。
鄭森親率八千鄭軍精銳,再令杭州前衛的小將周全斌派出五千鄭軍,兩路往錢塘衛推進,準備合圍錢塘衛,拔掉這個玄甲軍伸入杭州府的釘子。
鄭森親率的這支精銳,由三千輕騎兵,還有五千鐵甲重步兵組成。五千鐵甲重步兵裝備遠端火銃,近戰則為倭刀,穿鐵甲,持大盾,號虎賁近衛,是鄭軍的野戰主力,先鋒大將乃是全福建赫赫有名的第一猛將甘輝。
行出了半日,迎面遇上了方原率領的三千玄甲鐵騎。
方原見鄭森的主力到了,當即下令趙全忠的玄甲鐵騎擺開陣勢,準備應戰。
鄭軍也擺了個偃月陣,以嚴密的步兵陣型,阻擋玄甲鐵騎的衝鋒。
趙全忠一聲軍令,一千玄甲鐵騎也不去正面衝擊鄭家的步兵陣型,而是分左右兩翼,從側翼繞行,一旦鄭軍陣型有疏漏,立刻便破陣而入。
這也是騎兵對戰步兵方陣最有利的戰法。玄甲鐵騎更有其他騎兵所不具備的優勢,就是還裝備了火力強猛的玄甲神銃。
“噼噼啪啪!”
繞擊兩翼的玄甲鐵騎一陣密集的槍擊,目標不是前排持盾的盾兵,而是步兵陣型內的數十個火銃手。
鄭森的親軍乃是野戰精銳,雖是一陣騷亂,但餘下的火銃手、弓箭手開始組織反擊,因射程較遠,不足以對玄甲鐵騎造成巨大的傷害。
趙全忠領著玄甲鐵騎繞著鄭軍陣型轉了兩圈,從側翼殺到了後翼,仍是不見衝陣的機會,只能不斷的騷擾,伺機突破。
方原見趙全忠一行玄甲鐵騎仍是沒有突破的機會,正在等待戰機,而鄭軍的陣型突然開了一個口子,至少三千鄭軍虎賁近衛竟然開始往方原的主陣衝鋒。
這三千虎賁近衛,三人一組,兩人持大盾,一人持長刀,穩步向方原的主陣推進。
方原立刻下令一千玄甲鐵騎當頭痛擊進攻的鄭軍,只留下一千鐵騎守衛本陣,並吹響了敵軍進攻的號角,提醒正在伺機破陣的趙全忠。
趙全忠聽到了軍號,立刻指揮玄甲鐵騎開始回撤,準備前後夾擊出擊的鄭軍重步兵,卻見鄭軍陣型一變,兩隊兩千人的重甲步兵方陣將趙全忠的一千玄甲鐵騎攔了下來,狙擊他的回撤。
趙全忠見了大驚,立刻下令玄甲鐵騎強攻前來狙擊的鄭軍重步兵方陣。
鄭家的虎賁近衛的三人陣型就是脫胎自當年戚繼光的鴛鴦陣,專門剋制騎兵方陣所設計的。
雙方初一交戰,衝鋒而至的玄甲鐵騎就被兩個大盾擋在外,繼而兩人身後的大倭刀手一刀劈下,將玄甲鐵騎連人帶馬給砍下馬來。
戰場上玄甲鐵騎與鄭家的虎賁近衛一戰,竟然還稍落下風,損失還超過了鄭家的重步兵方陣,這種戰況在玄甲鐵騎成軍之後,還是從未遇上的。
方原縱馬在主軍陣來回的踱步,再這麼虧本的戰下去,玄甲鐵騎必然損失慘重,只能選擇退兵避戰。
觀戰良久,方原終於還是找到了打敗這支重甲步兵的法子,就是正宗遊牧民族的打法,不再使用之前慣用的摧枯拉朽般的正面強攻,而是利用重甲步兵機動性太差,己方火銃、弓箭的射程優勢,以速射打亂重步兵方陣的陣型。
他立刻吹響了停止強攻,轉而遊擊的軍號,再派出八百騎親軍,繞行進攻的重步兵方陣,以遠端的火銃、弓箭擾敵,進行遊擊戰法。
趙全忠,還有出擊的玄甲鐵騎千戶得了軍令,開始憑藉玄甲軍的火銃、弓箭優勢,且戰且退,與鄭軍的重甲步兵打起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遊擊。
經過方原這一重大的戰略調整,玄甲鐵騎漸漸將下風之局扳成了上風,控制了戰場的局勢。
鄭家的重步兵方隊若追擊則難以保持三人一體的陣型,被玄甲鐵騎回身擊殺;若不追擊,則只能坐等被火銃、弓箭逐一射殺。
正在方原勒馬觀戰之時,探騎來報,一支兩千人的鄭家騎兵已從兩翼包抄而至,直攻方原所在的本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方原聽了微微一驚,猛地恍然,鄭森玩了這麼多虛招,所謂重步兵出擊,不過是誘敵之計,想引出方原本陣護衛的騎兵,實招就是這支突襲的鄭家騎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突破本陣,活捉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