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是敵是友,是一決雌雄,還是仿效宋遼、宋金,結百年盟好,全都可以坐下來談!”
方原微微一愣,多爾袞的意思再明白不過,藉助方原之力剷平皇太極的勢力,由多爾袞坐上皇帝的寶座。多爾袞能回報方原的是交給他所有漢八旗的土地、子女。征服中原後,再雙方平分天下。而且還承諾保證方原的玄甲軍編制,絕不會插手玄甲軍的軍務。
以多爾袞麾下正白旗、鑲白旗共98個牛錄的強大兵力,再加上方原的玄甲鐵騎,真要在東寧衛設局暗算,皇太極猝不及防下,至少有七、八成成功的把握。
多爾袞的這個條件看似苛刻,不過是對方原這個穿越者來說的。若對真實歷史來說,多爾袞提出的這個條件,其實是相當的優厚。史可法,還有南明朝廷連向多爾袞爭取一個劃長江而治的條件都求而不得,何況是黃河。若非方原玄甲軍表現出來的驚人戰力,而是明軍那種豆腐兵,無論皇太極、多爾袞都不可能給出這些優厚的條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原笑了笑,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有多爾袞大半夜出來陪著聊天也是不錯,“睿親王,你這人慷他人之慨,反正不是你的,隨你怎麼承諾都行。若真的歸了你,你若反悔呢?”
多爾袞還以為他在心動,沉聲許諾說,“我如今只有一女,名曰東莪,年僅五歲。若方總督願意與我結盟,我就將小女許配給你,並立刻送到你府中。”
歷史上的多爾袞並無兒子,確實只有一女,就是這個東莪格格。一個五歲的女孩怎麼可能與方原完婚,所謂許配其實就是將唯一的女兒交到方原手中作人質,以換取方原的支援。
多爾袞突然提出這麼個聳人聽聞的方案,並願送上唯一的女兒作為人質,可見與方原結盟的迫切之心確實是毋庸置疑,絕非信口開河。
果然是行事果絕,什麼女兒,什麼親情,必須全部為王圖霸業讓路。
滿清的執政者全是皇太極、多爾袞這種強悍至極的梟雄,令方原是暗暗心驚,凝視著眼前月色下的小湖泊。
多爾袞的盤子較小,開出的條件,可以說比皇太極更優厚。皇太極的目的是要方原投降,並加以重用;而多爾袞卻是連君臣關係都不用,直接與方原是盟友關係,雙方共同入主中原,平分天下後再決定雙方的關係。
若方原的目的是要自個兒當皇帝,多爾袞提出的方案就是眼下的最佳方案。只要雙方就此達成了協議,方原可以立刻收編漢八旗的數萬軍士,稍加淘寶的裝備,只需兩、三個月就能和滿清聯兵自山海關破關而入。
他的勢力早在江南紮根,只要沒了對朝廷的顧忌,江南四府的玄甲軍立刻就能攻佔整個南直隸,再向浙江、福建用兵,一統整個長江以南,再北上爭鋒。
當年滿清對江南幾乎也是傳檄而定,若沒有強制性梳豬辮子的羞辱,江南的那些士紳、富商、文人也不會起來反抗。何況方原也是代表了漢人政權,給誰繳稅不是繳稅,誰會提著腦袋,全家人的性命來反對?
明朝這塊鮮美的肥肉,即便和滿清同時入關開搶,方原也有足夠的信心,能將最肥美的一大半搶到自個兒的碗裡。
遠比回了明朝,不僅要應付滿清入侵,應付後宮、東宮勢力,還要應付各方居心叵測的軍閥更為有利。
至於世上的輿論,歷史的批判云云,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只要能再開創一個漢唐盛世,誰會去追究漢朝曾給匈奴送錢送女人?唐朝也曾向突厥借兵稱臣?
直接當皇帝打江山,還是繼續匡扶明朝。
之前的方原只能在腦海裡意淫,如今卻是一道現實的選擇題擺在了眼前,令他是怦然心動。
多爾袞也不去催促他的抉擇,只是靜靜的勒馬,等候著他的答覆,一個事關天下大勢的答覆。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