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
京城來的太監向方原、朱慈煥送來了一套緋色的朝服,一件青色的舊錦袍,其中緋色的朝服是給方原的,青色的舊錦袍是給吳越王朱慈煥的,並未留下任何一句聖旨、口諭。
方原心知肚明,既然崇禎連一句口諭都沒有,就在打啞謎了。
崇禎並不是個喜歡打啞謎的皇帝,但卻是個極好面子的皇帝,平時難以啟齒的話兒,比如說給坤興賜婚,都是由王承恩來帶話的。眼下之所以打出這種啞謎,應該是兩件衣服裡暗藏著不能在口諭裡明言的話兒,只能透過打啞謎的方式來宣旨。
方原不是嚴嵩、嚴世蕃這種猜啞謎的高手,只能找來親信秦展,還有吳越王府的長史冒闢疆,開始商議對策。
朱慈煥、冒闢疆、秦展三人一直盯著崇禎突然從京城送來的兩件衣服,都在揣測其中的暗示。
朱慈煥先開口說道,“老師,長史,我想父皇送給我這件舊錦袍,應該是在提醒我在江南要勤儉節約,王府的用度不得鋪張浪費,不能沉溺江南的花花世界吧!”
方原略作沉吟便否認了這種說法,“若陛下是這種簡單的寓意,大可以在口諭裡明言,何必打什麼啞謎?!”
朱慈煥點頭受教,冒闢疆仔細比照著錦袍的顏色,紋樣,雙肩有龍,九章,以他對大明禮儀的眼光,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恍然說道,“這是親王樣式的錦袍,看來王爺給陛下上了三道奏摺,陛下並不滿意,送來親王的錦袍,是在提醒王爺,安守親王本分吧!”
他的這個猜測倒是有幾分依據,朱慈煥面現沮喪之色,望向了出這個上奏摺主意的方原。
方原默不作聲的接過了小苑遞來的香茶。
朱慈煥所上的奏摺確實是他在背後指點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替朱慈煥挑戰皇太子朱慈烺的地位。既然已得罪了周皇后、皇太子,只能一條路走到底,再沒有退路。
方原一邊飲著茶水,卻在暗自思索,崇禎送來親王規格的錦袍,真是在暗示朱慈煥應該恪守本分,不能有僭越之心?
這個啞謎若是這個解法,其中卻有些些格格不入的感覺。
方原見朱慈煥驚慌無措的樣兒,呵呵一笑說,“冒長史,你不要嚇唬王爺。若陛下是這個想法,送件新的親王錦袍便是,何必送一件舊的來?難道皇宮窮得連一件新錦袍也做不了?”
冒闢疆點了點頭,也確實這麼個理,便問,“依方軍門的看法,陛下到底想暗示什麼呢?”
方原令秦展將錦袍撐開,看一看錦袍的尺寸。
秦展開啟了崇禎賞賜的破舊錦袍,一比尺寸,身形瘦弱,比永王、吳越王的體型都要大一些,但顯然不如成年人的壯實,“看尺寸應該是個少年的吧!質地這麼破舊,年代很遠了,至少十年以上了哦!”
“十年以上的少年親王?”
方原暗暗揣度,猛地恍然,大笑著說,“這就對了!”
眾人還是看不出端倪,齊齊望向他,等待他的高見。
方原見眾人還沒猜到其中的關節,又笑著說,“你們來猜一猜,自陛下登基以來,只冊封過永王、吳越王兩個親王,這套十年以上年生的親王錦袍,是誰的?”
冒闢疆經方原的一提醒,也回過神來,大聲說,“這,是陛下自己的錦袍!”
方原拍了拍桌子,欣喜的說,“對!這應是陛下當信王時留下的親王錦袍!吳越王,陛下賞賜你信王的錦袍,就是對你的看重,你應該立刻上奏摺,叩謝陛下的恩賞。”
崇禎送給朱慈煥一件信王時期的錦袍,用意已是昭然若揭,崇禎能從信王到大明皇帝,朱慈煥當然也能從吳越王到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