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後,崇禎正在宮後苑閉目養神,卻見到周皇后急匆匆的趕到了宮後苑,不用說,也是來替今日朝堂上受了委屈的太子朱慈烺討公道來了。
周皇后走近了,開門見山的怒喝,“陛下,太子到底犯了什麼過錯,你要當眾呵斥他,終止他到乾清宮聽政?”
崇禎坐起了身子,回敬著周皇后質疑的目光,“身為一國太子,人云亦云,不知天高地厚,處處與當朝重臣作對,全無容人之量,趕他出乾清宮還算輕的。”
周皇后怒氣衝衝的說,“陛下,你為了一個方原,竟連太子的面子也不顧全,當著朝臣的面,貶低太子,褒獎吳越王?”
崇禎冷聲說,“朕不過就事論事,吳越王跟著方原,見識是一日千里,連給朕上了《論東南海防的重要性》,《水師奇襲遼東之見》,《蘇松二府土地兼併論》數個奏摺,短短一年不見,便已令朕刮目相看。而太子,身為一國儲君,卻一再針對朝中重臣,真是令朕失望!”
崇禎話裡話外透露的是對吳越王朱慈煥的欣賞,對太子朱慈煥的失望,周皇后已隱隱察覺到崇禎話裡對兩個兒子的微妙變化,驚得是花容失色,“陛下,方原在江南四府是飛揚跋扈,肆意妄為,處決的朝廷三,四、五品官不計其數,動輒滅人滿門,甚至剮了卸任首輔周延儒,這簡直是目無王法!”
“他身為大明的駙馬都尉,卻和一個他人之婦,一個府中小妾成日廝混,玷汙大明皇室的尊嚴,就是目無君上!太子建議立刻逮捕方原回京城,交宗人府問罪,到底有什麼錯?”
崇禎望著碧綠的池水,沉聲說,“皇后,你知不知大明朝唯一的希望就剩下方原了啊!朕恨不得身邊有四個方原,一個替朕經營江南,一個替朕出征滿清,一個替朕平定流寇,一個留在朕身邊替朕出謀劃策。一個方原都遠遠不夠用,你們還想逮捕他交宗人府處治,我看太子,還有你這個皇后是利令智昏!”
方原的才能,周皇后是心知肚明,她也不得不承認此時的方原已是大明的中流砥柱,但雙方勢同水火,為了愛子那是一步不讓,厲聲說,“陛下,方原與田貴妃私下勾結,定下血書盟誓,竟將目標對準了太子,扶持親王干涉儲君人選的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陛下若再繼續縱容他為禍,終有一日必將反受其害!”
崇禎雙眼盯著周皇后,冷聲說,“皇后,縱然貴妃與方原立下了血書盟誓,縱然吳越王的奏摺是方原在背後指點。但眼下的事實至少證明,方原是在履行與貴妃的血書盟誓,一直在悉心培養吳越王的從政能力,眼光、見識,而不是有個人野心,架空朕的皇子,令他當一個沉溺酒色的傀儡。”
“貴妃她臨死前,還用血書盟誓牢牢捆住了方原,是替朕分了大憂,若貴妃還在世那就好了。”
崇禎眼神中露出一抹緬懷的神情,目光又落在周皇后的身上,沉聲說,“而你,皇后!非但不能替朕分憂,甚至還一再從中作梗,派出那個宮女秋兒去離間永王與方原的關係,你真當朕什麼都不知道?甚至太子與方原的面都沒見過,卻也在朝堂上公然聲稱要逮捕方原,你這皇后的教導真是功不可沒啊!”
他重重的拍著石几,大聲呵斥說,“方原此時此刻縱然沒有反心,早晚也被皇后、太子給逼反了!”
周皇后怒說,“是!臣妾就是不滿方原,田貴妃。憑什麼田貴妃、方原犯下後宮私會大臣的重罪,陛下仍要替她和方原開脫罪行,人都死了這麼久,陛下還認為我不如她;憑什麼陛下要將去江南磨練的機會給了方原和田貴妃的兩個兒子永王、吳越王;憑什麼陛下身為一國之君,不知怎麼駕御方原,便要犧牲女兒坤興去討好他!?”
崇禎氣得站了起來,伸出手掌就想打她一耳光,但見周皇后凜然不懼的樣兒,手掌揚在半空,卻遲遲沒有打下去。
王承恩嚇得跪在地上,連連勸說,“皇后娘娘,小公主她是真心喜歡方原,也是小公主纏著陛下,要讓方原當駙馬都尉的,陛下並沒有犧牲小公主啊!”
周皇后愣在當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身為母親,竟然一直沒察覺到坤興的少女心思早系在了方原身上。
“朕早與孫傳庭、周遇吉密談過了,若非方原極力阻止孫傳庭援救河南,令秦人守秦土,更向朕推薦周遇吉接管了山西、宣大軍區,整頓山西軍務。此時此刻,怕是闖賊已兵臨北京城下,大明朝就要亡國了,還會容你在這兒和朕大呼小叫?!”
崇禎收回了手,冷聲說,“皇后,朕今日就與你直說了吧!方原是大明唯一的救星,只有方原才能挽救行將崩塌的大明王朝。朕就是要用貴妃的血書,還有五皇子的舐犢情深來控制他的野心,更要下嫁坤興去軟化他的不臣之心,令他和皇室融為一體,成為朕的左膀右臂,朕的家人。”
“太子身為儲君,以他眼下的胸襟和見識,絕然無法應對大明眼前的危局。若能執行朕的既定策略,與方原和解,他就還是太子;若做不到,執意要與皇弟的恩師,皇妹的駙馬作對,他便沒有資格坐在那個太子之位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