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赤古臺一行玄甲鐵騎在五日後返回了山海關內。
此時滿清入侵的威脅已徹底解除,京畿各府勤王的明軍依照慣例,開始出城收復‘城池’。再按照崇禎的旨意,分批次的退回駐守地。
方原也接到了崇禎的聖旨,令他立刻返京,聖旨中並未載明,玄甲鐵騎是否也一同入京。
憑方原的政治嗅覺,崇禎不明說玄甲鐵騎要不要入京,自然是聽憑方原自行決定。但更深一層的含義,既然崇禎並未明示方原玄甲鐵騎可以入京休整,那就意味著,崇禎內心是希望玄甲鐵騎不要入京城休整。
玄甲鐵騎今次確實立了大功,但卻也展示了遠強於明軍的戰力,要說崇禎,朝廷諸臣沒有忌憚,那是不可能的。
方原對這種政治層面的暗示,是哭笑不得,只能招來赤古臺,吩咐他不能入京,直接南下,去嘉祥城收編被劫掠的青壯勞力,還有年輕女子。
今次玄甲鐵騎雖獲全勝,但也損失慘重,出征時是2000編制,如今卻只有1100人,陣亡了900人。既然太湖的軍事基地已開始修建,在蘇州府又充公了東林黨的三、四萬畝良田,便具備了對玄甲軍大規模擴軍的條件。
因滿清韃子劫掠的時候,本來挑選的就是青壯勞力,而剔除了病秧子。所以方原交代給赤古臺的收編任務是,要從這5萬青壯勞力裡收編5000人進入玄甲軍。至於年輕女子,已家破人亡,願意去江南安居生活的,可以收編20003000人。當然,一切是以自願為原則。
赤古臺接了方原的軍令,領著1100玄甲鐵騎直接南下去了山東。
方原則領著不到50個玄甲鐵騎,經山海關回了京城,帶著整理好的戰功冊,直接去找了崇禎皇帝。
“鄆城之戰,我軍陣亡38人,殲滅滿清韃子1198人。”
“嘉祥之戰,我軍陣亡53人,殲滅滿清韃子859人。”
“兗州之戰,我軍陣亡638人,殲滅滿清韃子4758人。”
東暖閣裡,崇禎皇帝聽了方原呈上的戰報,開懷大笑,“這麼爽快的大勝,是自薩爾滸之戰以來,從未有過的。方原,你真是大明第一名將!玄甲鐵騎,真是天下第一精騎!”
方原卻沒有得意忘形,淡淡的說,“全仗著陛下運籌帷幄,還有玄甲軍將士浴血奮戰,臣不敢竊居大功。”
崇禎大笑著拍著龍案說,“好,好,玄甲鐵騎今次是立下了首功。方原,你將立功的將領、軍士都報上來,朕會重重的犒賞!”
方原拱手稱是,又低了目光。他還在等,等崇禎給自己的賞賜,立下這麼大的戰功,崇禎如果能將鎮江府、淮安府也一併交給方原來巡撫,那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下游地區就湊齊了。
崇禎愕然的看了看他說,“對了,朕還忘了,該怎麼賞賜你呢?容朕再想一想,你也先在東暖閣休息幾日。”
既然崇禎暫時還不賞賜,方原總不能催著他給,只能老老實實的應了。
山東大捷,總共殲滅韃子兵1.3萬人,可說是給了滿清一個沉重的打擊,終於一掃明朝二十年來畏韃子如虎的陰霾,整個皇宮,甚至京城都沉浸在歡天喜地當中。
崇禎興奮得自掏腰包,舉行了一場隆重,盛大的慶典,祭告天地,大明列祖列宗,群臣歡宴,犒賞三軍,大赦天下。尤其是立下了首功的方原、劉澤清,更是成了京城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崇禎直接令二人披著紅綢,千騎護衛,繞著京城縱馬一圈,享受京城百姓的膜拜。
劉澤清的封賞,朝廷很快就下來了,封劉澤清為忠勇伯,任濟南、青州,萊州、登州四府總督,賞銀十萬兩。
梁山流寇的封賞,崇禎也如數的兌現,為李青山平反,並將梁山所有參戰山頭的周圍十里之地盡數賞賜。
這些土地本來就是脫離了官府的控制,給梁山交保護費的,如今只是變了個說法,由梁山各山頭名正言順的打理罷了。
方原的賞賜卻遲遲不見動靜,甚至連王承恩也沒透露半點風聲。
還有一件令方原掛心的事就是,之前還日日找上門來的坤興公主,卻一連十日都沒見蹤影。
難道王承恩已告訴她真相,她真的死心了?
方原的心兒反而有些莫名的失落起來,不禁暗暗自責,男人通常就是犯賤,小公主主動找上門吧!又要拒之門外。現在不來找了吧!反而掛念起來了。
這不是犯賤是什麼?
一連十日的慶典終於結束,一切喧囂歸於平靜,京城再次恢復了往日的有序。
在東暖閣的偏殿一連住了十日的方原,正百無聊賴,這日清晨卻被王承恩叫了出來,令一個和容嬤嬤有幾分相似的中老年宮女,一個俊俏的小宮女領著方原前去乾清宮的沐浴房沐浴。
“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