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這人有如彗星崛起,被崇禎一再破格提拔,不僅滅了滿清軍士,還屠滅了給滿清供應糧食的八大晉商,可說是明朝風頭最勁的紅人之一。皇太極還特地囑咐了對方原此人要小心提防,戰場上絕不能大意輕敵。
阿巴泰已隱隱約約的猜到今次面臨的對手的身份,深噓口氣說,“我知道這支明軍的統領是誰了,方原!”
兩人正說著話兒,軍帳外的軍士來報,方原令投降的十個滿清軍士押送回了一份大禮,要阿巴泰親自接收。
阿巴泰令人將大禮搬進了軍帳,是五個大箱子,開啟箱子一看,赫然是一根根連同頭皮一起割下的滿清人的辮子,猶自帶著血淋淋的血水。
五大箱子裡,至少有兩千以上的辮子!
這就是方原對阿巴泰赤裸裸的挑釁,直接送死人辮子上門來打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巴泰被方原欺負上門了,這還是滿清建國之後,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整個軍帳裡的諸統領十齊聲喝罵,恨不得將方原剝皮拆骨,紛紛向阿巴泰請戰,要去濟寧州迎戰方原,以雪大恥!
身為入侵大軍主帥的阿巴泰卻要冷靜許多,25個牛錄的正藍旗不到一個月就被方原打掉了12個牛錄,再加上正黃旗的20個牛錄,能否圍殲方原也是未知之數。
單憑血氣之勇是無濟於事,必須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正在阿巴泰猶豫不決之時,軍帳外再次傳來了軍報,阿巴泰派出門去劫掠的10個牛錄,已有2支傳來了被方原全殲的敗報。
這一次對正黃旗的攻殺,方原根本就沒有遮遮掩掩的隱瞞身份,直接亮出了名號。
達爾漢驚得起了雞皮疙瘩,沒想到方原竟這麼快就從濟寧州殺到了兗州府,而且一出手就殲滅了正黃旗的2個牛錄。
阿巴泰也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這才對達爾漢的畏懼感同身受,立刻派出數十騎,傳令餘下的8個牛錄丟下劫掠來的人口,軍糧全速回師,不能有半點耽擱。
達爾漢拭了拭額頭上的冷汗說,“貝勒爺,正黃旗、正藍旗千萬不能再分兵出去劫掠,否則就是被方原逐一擊破啊!”
阿巴泰反問道,“我們33個牛錄,每日的軍糧消耗至少100石,不分兵劫掠,大軍的軍糧怎麼保證?”
除非殲滅了方原的主力,否則這根本是個無解的死局,也是方原焦土抗戰的關鍵所在。
達爾漢的腦袋已掉了大半,只能指望著將功補過,也就不怕將事兒繼續搞大,“貝勒爺,既然分兵劫掠是送死,不如搞一場大的,一次性解決軍糧危機。整個兗州府境內,只有兩個重鎮,其一是劉澤清十萬明軍把守的濟寧城,還有一座就是眼前的兗州城。我們只要集中兵力攻下其中一個重鎮,奪取城中的大糧倉,便足夠我大軍的用度。”
是攻打兗州城,還是濟寧城?
阿巴泰略作思量,便一拍軍案說,“兗州城與我軍連日血戰,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眼下縱然能破城,兗州城軍民也不會留下任何的軍糧;反而是守濟寧城的劉澤清是個怕死的孬種,我們只要強攻濟寧城,他絕不敢焚燒糧食。只要能圍殲或是逼降這十萬明軍,便足以抵消我們之前兵敗的大罪!”
達爾漢之前為了對付方原,只留了8個牛錄圍攻濟寧城,劉澤清都不敢出城一試虛實,可見真是被滿清的鐵騎嚇破了膽,這種人敢焚燒城中軍糧才是奇了怪了,忙附和說,“貝勒爺真是目光如炬,但濟寧城內有十萬明軍,我們正黃旗、正藍旗加一起只有1萬人,不如叫上正紅旗,還有圖爾格的鑲白旗、鑲藍旗一起攻打濟寧城。”
阿巴泰也不婆婆媽媽,當機立斷的說,“來人!向正紅旗固山額真葉克書傳令,正紅旗與鑲藍旗換防,鎮守濟南城。”
“向圖爾格傳令,鑲白旗、鑲藍旗立刻帶著劫掠來的糧食南下,與我軍合圍濟寧城!”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