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紅封今天一早就已經被明老太分給了去迎親的黃小英的娘、明月的娘,以及包括明許在內的四個少年郎。
這六人每人都揣了八百多個銅子兒在身上,明月看著都替他們累得慌,然他們卻人人喜氣洋洋,只差沒把嘴角咧到耳根子上。
到了大青溝,還沒進鄭家的門呢,黃嬸子和陶氏就已經發了一波紅封,當然,發的都是兩文一個的。
每人兩個,湊個好事成雙,也算是圖吉利討口彩了。
等到進了鄭家大門,兩人少不了又是一通發發發,這次他們發的就都是五文一個的紅封了,畢竟能在鄭家院子裡攔著屋門的,基本都是新娘子的近親或者手帕交。
兩人在前頭遞紅封,二郎幾個就在後頭給人散紅棗花生,唯明許什麼都不用散,只需抱著拳團團作揖問好。
一片歡騰喧囂裡,黃嬸子舌燦蓮花,時近正午就把新娘子“哄”到了手。
穿著一身大紅新衣的鄭彩霞哭著拜別了父母,然後就被黃嬸子和陶氏送到了騾車上。
明許和趕車的黃大郎坐在車轅上,二郎幾個則和鄭家去送親的人擠在鄭家僱來的其中一輛騾車上,只留下黃嬸子、陶氏以及新娘子的嫡親姐姐鄭彩雲在車廂裡頭陪著新娘子。
“你們家彩霞可是有福了,我看這老明家不僅日子好過,對你家彩霞那也是相當看重。”鄭家女眷坐著的那輛騾車上,鄭彩霞的一位表姑小聲跟鄭彩霞的嬸子嘀咕著。
鄭彩霞的嬸子摸摸懷裡揣著的六個紅封,“所以說還是我大伯孃眼光好啊,你看看人家選的兒媳婦,再看看人家給彩霞找的這婆家。”
一口氣給六個紅封,還六個都是五文錢一個的大紅封。最重要的是人家還不是光給她一個,但凡是鄭彩霞的嬸子舅娘、姑姑姨母、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人家全部都是給了六個五文錢的大紅封,她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見到闊氣成這樣的。
“新娘子來啦!新娘子來啦!”伴著村裡小童的歡呼聲,明家呼啦啦湧出了一大群看熱鬧的吃瓜群眾。
娶親和燎鍋底不一樣,燎鍋底來的都是和明家關係較好的人家,娶親卻是基本來了五里屯的所有人家。
明家請的專門做席面的師傅帶著幾個打下手的,早就已經在明家第二進院子裡忙活開了。
除了他們這些要收錢的,陳柏、明荷、明月、謝家人、陶家人、周家人、王家人也都沒閒著。
他們這些做親戚的,來吃席可不是單純吃席就完了,上桌之前,他們是要幫著主家做事的。
當然也有那不開面兒的,吃席我就是來吃席的,這種別人也不會說你什麼,但你家有事,你也別指望親戚會幫忙。
畢竟人情往來,講究的就是一個有來才有往。如果總是單方面付出,任誰都難免心灰意冷。
等到明許和鄭彩霞拜了堂,鄭彩霞被送去新房坐床,明家就也正式開了席。
里正、李大夫、鎮上的何牙人、聚福德酒樓的老掌櫃、新娘子的男性孃家長輩等都由明老爺子和明地陪著在明家第一進院子的正房東屋坐席,黃老太、陳老太以及新娘子的女性孃家長輩由明老太陪著在西屋坐席,新娘子的孃家嫂子、姐妹、侄子、外甥則在新房裡單開一席陪著新娘用飯。
剩下的其他客人,比如明家的親戚、鄉鄰,這些人全部都由知客招呼著在明家的其他房間落座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