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科的能耐,未必就比如今威望較高的牛佺差。
不過如今城中文武大多反對此議,李自敬初掌軍政兩務,不好一意孤行,想了想說道。
“那不如讓他試試。”
牛佺有些不明所以,一臉納悶。
“小闖王要如何試?”
李自敬望向楊士科,淡淡一笑。
“奏請西安之事暫緩,但前營之事,本將尚可做主,只是不知楊大人,可否屈尊一就?”
楊士科微徵,立刻明白了李自敬的心意。
這番話,是招攬,更是試探。
楊士科早就對襄陽令這個小官沒什麼感覺,一個縣令,顯現不出他的才幹,留著也是沒什麼意思。
眼前這李自敬,身為永昌天子李自成之三弟,日後潛龍游魚尚不可知,從潼關一戰來看,總歸不會太差。
楊士科眼中閃動,電光火石之間便完成了一陣激烈的思想博弈。
與其在襄陽令任上受氣,不如舍了這身窮官,去前營任事,也免於這牛佺等輩的平日刁難。
進入前營,牛佺便是管不著了。
而且為李自敬做事,也就是為李自成做事,不算背叛大順,也是報了李自成當年的知遇之恩。
楊士科想到這裡再無疑慮,連忙伏跪在地,連磕了三個響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闖王在上,受在下一拜!”
李自敬心底也在敲鼓,現在的前營,實在是給不了楊士科任何保證,只能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襄陽令好歹也是大城的縣令,和一般縣城有著天壤之別,拿著這份官職去降清投明,都是一個不錯的政治底牌。
不過李自敬之所以有此一問,也是有些考慮。
按歷史上看來,這楊士科通曉屯田政務,卻在襄陽幹了這麼久的襄陽令,定是鬱郁不得志。
借用他的這一番心理,招攬也算有些把握。
只不過李自敬沒想到,楊士科如此痛快就是答應下來,微徵片刻,也是立即起身,走下去將其扶起。
“快快請起!”
“我前營目前還沒有文政官職,便委屈楊大人,暫作為一名書吏,為我前營到棗陽一帶,探查官渠情況。”
“若真如楊大人所說,本將會再向西安上奏,請陛下授官!”
李自敬說完,看著楊士科,滿臉笑容。
“對了,在我前營,皆稱呼制將軍官職,不必再說什麼小闖王了,這種虛名,不要也罷。”
楊士科聽出了李自敬的一語雙關之意,所謂襄陽令,虛職而已,的確是不要也罷。
在前營,他會得到更加廣闊的未來。
“遵命!”
“下屬參見制將軍!”
李自敬招攬楊士科之事,牛佺沒說一個字,因為這和他沒什麼利益衝突,他反而還是在心底暗自竊喜。
楊士科一走,這襄陽令不就空缺下來了嗎?
李自敬可以給西安上奏,他這個襄陽府尹一樣可以給在西安做丞相的老爹牛金星書信一封。
到時候襄陽令也換成他們牛家的人,就算日後大順敗了,投降清朝,握在手中的籌碼更足。
兄弟們見諒啊,昨天在單位酒局灌懵了,一直說不喝了,領導一直提酒,也不好不跟,後來就喝吐了,斷片了,今天下午才睡醒。
喜歡反清請大家收藏:()反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