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在亂世什麼也不是,隨便來一個帶兵的軍閥,就能將他置於死地,但政治上,卻是一州之長官。
許振世高興的是,他即將以一州長官的身份,在清朝謀得一席之地。
“老朽還要恭賀許知州上任月餘,城中氣象為之一新哪!”
一名身著黃色綢袍,蓄著大白鬍須的老者站起身來,舉起酒杯面露笑容。
許振世連忙起身,臉上笑容如同一朵綻放的菊花。
“徐老怎麼一家人卻說兩家話呀?”
“徐氏宗族在南陽本地權勢頗重,如今順寇連敗,時日無多,已是秋後螞蚱,蹦不了幾日。”
“弘光遠立金陵,不救近渴,高鬥樞在鄖陽自顧不暇,你我二人還需,自找門路才是。”
“日後若說降清之事,還要請徐老多方斡旋。”
許振世提起酒杯一飲而盡,說話間,卻也在眼角觀察眼前這名老者的動靜。
如今明軍退回鄖陽,順寇退入關中,徐氏便是鄧州的土皇帝了,若說降清,沒了他家支援也難。
徐宏立身為一族之宗長,自然是個人精,許振世這兩下還入不得他的眼。
不過降清嘛
作為鄧州最大的地主,整個南陽府也數一數二的地主,徐宏立自然不會拒絕。
他也沒什麼其它選擇,情況就和許振世剛才說的一樣。
順寇與地主勢不兩立,一打回來就又要分他們的田給那些窮民,明軍遠在江南,鄖陽高鬥樞自保尚且吃力,又怎麼會分兵來協守鄧州。
要想宗族延續,不至於百年基業被這些窮民奪了去,是要在這亂世中找到一個新靠山。
毫無疑問,在懷慶整軍的多鐸是鄧州徐氏和許振世這些想繼續做官的官僚首選。
徐宏立看了看桌上的信,正要說些什麼,門外一名衙役忽然屁滾尿流地跑回來。
“什麼事,在知州面前失了分寸。”
徐宏立微微側目,露出精光的眼中顯現出不滿之意。
然而那往日謹小慎微的衙役,現在卻是沒有顧得上任何禮法,面色蒼白的指著身後。
“不好了,二位老爺!”
“流寇、流寇又打回來了,小的方才上城小解,無意間看到城外菸塵滾滾,旗號鋪天蓋地,少說要有幾萬人馬!”
徐宏立和許振世愣了片刻,連桌子都差點被掀翻。
“你、你說什麼!”
“流寇又回來了?”
喜歡反清請大家收藏:()反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