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這首廣為傳唱的歌謠,至少在崇禎十六年的鄧州,是真真正正做到了。
袁宗弟的右營在鄧州城內打擊地主,將前明官紳殺的殺,抓的抓。
均分田地,發放種籽,耕牛共用,好不熱鬧。
那時的鄧州流亡歸鄉,一片太平之望。
但是這一切,都隨著崇禎十七年大順在山海關的一場兵敗,戛然而止,並且開了倒車。
隨著畿輔一帶的連續兵敗,大順不得不將中原一帶的主力接連北調,以至於鄧州防備空虛。
鄧州的官紳被地主從牢裡放出,逃跑的前明官員們,也都在縉紳地主的召集下紛紛返回。
在官紳們的聯絡下,鄖陽明軍北上攻打鄧州,駐守鄧州的大順軍遭受突襲,內外交困,全部死於戰亂。
鄧州,也就此重新成為了地主和官紳執掌的天下。
這裡只是縮影,在李自敬逃亡的那兩個月,在潼關與清軍血戰的時候,這種景象無時無刻不在各地發生。
官紳和地主對大順軍隊恨之入骨,蟄伏已久,聽聞山海關兵敗的訊息,頓時聞風而動。
山東、河南、荊襄
大順各地的駐軍損失慘重,文武官員死難者數以千計、不計其數,各地百姓再次成為最弱勢的群體。
州衙之外,餓殍遍地,大堂之中,酒肉香氣撲鼻。
“來!”
“滿飲此杯!”
今日對鄧州的知州許振世來說,實在是一個好日子。
本來他只是州衙大堂內,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從六品同知,此生無望升遷。
但誰成想天逢大變,崇禎年間四方民變不絕,原本的知州作為大順軍的重點打擊物件,在大順軍入城後斬首示眾。
僅僅作為同知的許振世被關入大牢,等待宣判。
誰料農民軍來得快去的也快,不出兩年,李自成便在山海關兵敗,多爾袞攜手吳三桂大舉入關。
天下大勢,一變再變。
大順軍接連敗退,兵力調動,城中幾為一空,更無心去管他們這些關押在大牢裡的囚犯。
許振世撿了一條命,更因禍得福,被本地的縉紳地主聯合鄖陽明軍,舉薦為新任知州。
而今天,是他上任滿一月的日子。
許振世高興的不是這個一文不值的知州,而是這個官位帶給他的政治身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