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營隊伍中,高高舉起的大纛被收了起來,軍中一副偃旗息鼓,悄悄行進的模樣。
在郝搖旗的指揮下,哨騎也是四出。
馬蹄踏在凍土上,隆隆回響的音調,如同戰鼓,震得人心發顫。
隊伍的最中間,被騾馬人群圍攏護衛的地方,在等待塘報傳回的空檔,李自敬也沒閒著,和顧君恩坐在一起,漫不經心地聽他講述著當今情勢。
“守荊襄所以守關中,失荊襄則關中亦不可守,目前荊襄一帶,叛亂四起。”
“鄖陽有高鬥樞、徐起元、王光恩等人,領明軍數萬,陛下曾遣我軍大將路應標往攻,卻身死軍覆。”
“武昌一帶,左良玉得崇禎世詔,鎮守經營多年,若想攻取,當以取略三關為上策。”
“至於南陽至襄陽附近”
顧君恩正說著,遠處傳回一陣馬蹄聲,吸引了李自敬的注意。
兩人站起身來,見到是郝搖旗。
“前方有什麼動靜沒?”
郝搖旗擦了擦額頭,將不知是汗水還是雪水擦掉,勒停坐騎,喘著粗氣說道。
“方圓十里,末將探查過了,沒有大兵停留過的任何蹤跡!”
“就連內鄉城內,遠遠望去也沒有一縷炊煙,應該是都已經四散逃了!”
李自敬隨即起身,拍拍屁股,翻身上馬。
“繼續探查,隨時回報!”
哨騎不停,李自敬和顧君恩卻是收起地圖,下令大軍繼續前行。
正月間,中原及至關中一帶的氣候由於小冰河的影響風雪較多,一路行軍,眾人遭受風吹雪打,十分狼狽。
但是沿途所過,令人心下比風雪更冷。
為保險起見,李自敬選擇繞過內鄉城,直接前往鄧州,在鄧州略作休整,再南下襄陽。
一路而去,前營眾人氣氛十分壓抑,這和軍心無關,只是因為被沿途所聞所見影響。
內鄉去鄧州五十餘里,由於不知清軍或是明軍的動向,前營的行軍比較緩慢,足足走了三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第三天的夜裡,才是抵達鄧州城西五里外安營紮寨,略作休整。
李自敬另派了郝搖旗領精騎往鄧州而去,探查情形再回來稟報,鄧州城中形勢不明,需得探查再說。
大帳之中,幾人的神情都不好看。
“此來鄧州,南陽府境內幾乎是十室九空,居然沒有見到一個尚存百人的村落。”
“兵荒、匪災加天災,百姓不死即逃,田地荒了,村子幾乎全都空蕩蕩的。”
“路過內鄉時,在下曾到一朋友所在的村落尋找,但那村子裡卻一個活人都沒了。”
李自敬按著桌案,聽顧君恩說著,眼神緊緊盯在地圖上鄧州的位置,低下頭去,半晌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