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此二里外,多鐸一手牽著馬韁,眼眸中泛著寒光,但與之前相比,整個人盔甲歪斜,稍顯狼狽。
在多鐸身後,是他組織起的數千潰兵,其中絕大部分是撤離比較快的女真八旗。
這些潰兵昨夜逃跑時,大多都是慌不擇路,建制都散得七零八落,僅能從盔甲顏色分辨旗屬,倒是從牛頭塬上退下來的那一甲喇千餘人的建制比較整齊。
多鐸凝眸望著遠處,眼神中是熾烈的復仇之火,似是在等待著什麼訊息。
不多時,前方煙塵滾滾。
一騎女真騎兵先行趕來,多鐸眼中立刻閃出亮光。
這女真騎兵粗喘著氣,一身的風塵僕僕,連人帶馬的盔甲外都包裹了一層黃色的沙土。
“啟稟豫親王,流寇沒有上當!”
“我部奉命誘敵,但賊首劉芳亮抵達高坡時忽然駐足觀望,隨後退兵返回!”
多鐸抬起的手緩緩又放了下去,沒有再說什麼,只是望向潼關方向的眼神充滿了渴望。
“劉芳亮沒這麼大本事,一定是流賊軍中出了能人。”
“等本王找出此人到底是誰,一定要扒他的皮、抽他的筋,以洩心頭之忿!”
多鐸在此集結潰兵,就是在等一場東風,這場東風便是尼堪的伏兵之勢!
一旦前方設伏成功,多鐸會立刻偃旗息鼓,親自統領這數千潰兵趁勢掩殺回去。
他幾乎已經認定,如果設伏成功,戰場的狀況會瞬間得到改寫。
正在清理戰場的流寇大軍四散,還有很多人在大營整理輜重,猝不及防之下,一定會兵敗如山倒。
但多鐸沒想到,劉芳亮這一次居然學聰明瞭,追擊的時候知道觀察地勢,居然折返回去了!
這一次是真的敗了,敗的徹徹底底!
最後反擊的希望破滅,多鐸眼眸中的寒意冰冷徹骨,直能將人冰凍。
他緊緊攥著手,任憑指甲嵌入血肉,鮮血緩緩滴落,面色也是毫不所動。
流寇如此穩紮穩打,多鐸心知,僅憑這些殘兵敗將,是不可能維持對潼關的圍困之勢了。
他眯起眼睛,凝視潼關雄偉的城樓,心中雖有萬般不甘和氣憤,也只能抬起鮮血淋漓的手掌,冷冷下令。
“退兵!”
在他身後,清軍也都不復來時的鬥志昂揚,一個個垂頭喪氣,連旌旗也舉得歪歪斜斜。
腳步聲漸漸遠去,揚起的塵煙,掩蓋住了清軍的最後蹤跡。
同一時間,原本清軍大營附近數里之地,可謂是一片的喜氣洋洋。
大順軍已經停止追擊,開始收攏兵馬,清掃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