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金楞了一下:“是周鬆起的頭,俺只是說下自己的觀點……”
周松碰了老金一下,道:“是我不對行了吧!還有你也不要幹看著,快幫把手,幫我把這吊錢拿出來看看。”
兩人合力從錢窖裡拿出一吊錢,一吊大約有一千枚左右,怪不得周松自己拿起來有些吃力。穿錢的麻繩已經嚴重腐蝕,所以兩人還未將錢放在錢窖邊上,那麻繩便斷開了,銅錢一下子掉了一地,有的直接掉回了錢窖,有的在地上彈了兩彈,滾到一邊去了。這一幕像極了傳說中的天女散花。。。
三尾靈狐見滾動的銅錢很是好玩,便蹦蹦跳跳的追著一個銅錢跑到了墓室裡面。
曹賢拿起一個銅錢,發現錢穿孔比較大,無內外廓,上面印有“半”字,錢文製作比較粗糙,而且掂在手裡,比現在流通的貨幣輕了很多。看到這個銅錢,他大概知道了墓主所生活的年代。
看到周松一個個地撿起銅錢,往自己懷裡揣,曹賢不禁莞爾一笑,制止他道:“行了,周松。剛才裝了那麼多財寶還不夠嗎?還有這些錢我們拿出去也用不了。”
“為什麼?”雖然是詢問,但周松還是沒有停下手裡的工作。
曹賢道:“你沒發現這裡的銅線比我們經常用的輕了很多嗎?這銅錢是漢朝早期流行的‘半兩’銅錢。重量只有三銖(約2.1克),比我們的五株錢可是輕了不少呢。而且我們現在的錢都是‘直百五株’此一錢頂一百錢),你要背多少這些銅錢才能買回一斗米啊?”
曹賢沒有再繼續說,他認為:拿一顆夜明珠頂好幾袋子銅錢呢。和周松說多了,他貪心再起,一定會返回去拿財寶。
銅錢分量越足越說明當時百姓的生活水平越高。而出現‘直百五株’等等大面額的貨幣,完全是統治者在剝削廣大的老百姓。
周松尷尬一笑,道:“原來是這樣啊。”說罷,他又將懷中的銅錢全部掏了出來。不值錢的錢,那他拿了又有什麼用呢?
其實曹賢錯了。這要是放在後世,打死他都不信,這每一枚‘半兩’銅錢都是價值連城的啊!為什麼呢?只因兩個字——古董。
繞過錢窖,幾人來到主墓室的中央,站在石臺之下,仔細打量主墓室的情況。墓室基本是空的,別說財物、寶珠了,就連一箱銀子都沒有。除了在最裡面的石桌上擺放一柄劍外,大家再沒有看到任何多餘的物件。
繞過石臺,曹賢頗有興致的左右打量桌上古劍。在佈滿灰塵的石桌上,古劍卻纖塵不染,劍鋒上寒光四射,委實奇怪。
劍長近三尺,不似鐵劍,更像是用青銅打造。劍身仿秦劍,偏赤色,上面秀有花紋,龍騰虎躍,蔚為壯觀。劍刃如霜雪,更是寒光逼人。再加上劍柄上鑲的七彩寶珠、九華玉,此劍必是一柄絕世好劍,價值無法估量。
在整個墓室當中,只有這柄古劍顯得很是突兀,所以周松、老金兩人也過來欣賞。
周松眼尖,指著劍身道:“怎麼劍身上有這麼多裂痕,可惜了一柄好劍,”
由於劍鋒寒光擋住了視線,所以曹賢剛才沒有仔細觀察劍身,現在俯身一看,果然,一、二、三……共有十道裂痕,甚至其中一道裂痕橫貫劍身,差點令此寶劍攔腰折斷。
這是經歷過多麼慘烈的戰鬥,才能有這麼嚴重的傷痕啊!
曹賢唏噓不已,同時發現劍身上刻有字。周松兩人當然也看到了,指著其中一個道:“這上面的字是此劍的名字嗎?根本看不懂啊。”
老金道:“俺看這個字像是‘赤’字,下面的那個字筆畫太多,俺也不認識了。”
曹賢在從軍之前讀過兩年書,認識這字是篆字,小篆,流行於秦朝。他說道:“這兩個字寫得是‘赤霄’!”
“赤霄?”周松、老金兩人下意識地重複道。老金撓撓頭髮,有些疑問:“俺好像聽說過這把古劍,不過在哪裡聽過的呢?怎麼想不起來了?”
曹賢對古代名劍還是很感興趣的,所以知曉此劍來歷。他頗有些感慨的說道:“赤霄,乃漢高祖劉邦之佩劍!”
喜歡奇聞異事委員會請大家收藏:()奇聞異事委員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