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漢高祖還未起義之前,本是一無名小卒。一日他不知從哪兒弄來一根生鏽的鐵棍,告訴鄉里人說這是一把從南山仙人那裡得來的寶劍,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為至寶,整日“劍”不離身。
他還說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條赤龍。人們都把他的話當笑話、大話,沒有人相信。
可是,在一個晚上,一切都變了。這天晚上,鄉里幾十個結伴去縣裡學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豐西澤,少年劉邦也在其中,但不是去做工而是湊熱鬧,一邊走一邊掏出酒壺喝酒。
這幫人走到豐西澤時停住了腳步。說來也怪,最近去縣城學徒做工的人經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豐西澤附近,所以為保險起見,大家派了一個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幾步前去打探。
過了一會兒,探子嚇得面無人色地逃了回來,說他走一段路聞到前面隱隱有腥氣,於是爬上一棵大樹瞭望,看見一條碩大的兇惡的白蛇正擋在道路中間,像在等待什麼。
人群大驚失色,再也不敢向前。
這時,劉邦分開眾人向前走去,說那條白蛇在等他,他要斬了它,一邊說一邊拔出鐵棍,腳步踉踉蹌蹌。看來他喝了一路,到現在已經喝醉了。
人們屏住呼吸,看著他歪歪扭扭遠去的背影,心裡都在說‘這個傻小子……’
一夜過去,這個青年也沒有回來,人們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雲開霧散,大家繼續前行。走了一段路,突然,他們看見一條碩大的白蛇被斬為兩截扔在路邊。再向前走了幾里地,發現劉邦正躺在路邊呼呼大睡,他的身體上方有一團雲氣籠罩,雲中有條赤龍正在懶懶洋洋地飛來飛去。而手中的那根鐵棍不見了,代之的是一把飾有七彩珠、九華玉,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上清晰鐫刻著兩個篆字:赤霄。
劉邦成了英雄,這把劍就是斬蛇起義的赤霄劍。
赤霄劍是一把帝道之劍!
“什麼?你說這劍是漢高祖劉邦的佩劍?”周松驚呼一聲,差點閃了舌頭,“它是真劍嗎?難道不能是仿品?”
曹賢道:“此劍鑄造精良,劍刃長年不鈍,鋒利如新。而且如此多的裂痕卻沒有毀掉,你認為這是仿品能辦到的嗎?”
“也是啊!”周松還有疑問,“那這把漢高祖的佩劍怎麼會在這個陵墓裡?”
“你傻啊!”這次是老金插話了,“既然這裡是帝王陵墓,我們又發現了漢朝早期的‘半兩’銅錢,這就說明這墓主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可能是孫子、曾孫子之類的……總之,後代用先輩們的物品陪葬,理所當然啊!”
周松瞪了老金一眼:“就你多嘴!不說話能憋死你啊!”她其實也猜到了這些,不過鬼使神差的就想多與曹賢說兩句話。一路上除了在深淵那裡,兩人基本上就沒再好好的聊過天了。怎麼說他也是自己……
曹賢並不清楚周松心裡的小九九,他現在對石桌上的赤霄劍極感興趣,所以就欲伸手拿將它下來。
“嗷嗷!”三尾靈狐卻在此時跳到石桌上,對這曹賢齜牙咧嘴,阻止他拿赤霄劍。
“你的意思是不讓我碰這柄劍?”曹賢停下手,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見到曹賢明白自己的意思,三尾靈狐點點它那小腦袋。
“就拿起來看一眼也不行?”周松也喜歡這柄寶劍。赤霄劍身上又有七彩寶珠,又有玉的,華麗異常,換做是誰都會喜歡的吧。
三尾靈狐堅決不同意,而且它轉頭看向赤霄劍的時候,眼神之中充滿畏懼,像是看到了極其可怕的東西一樣。
“那我們不碰它就是了。”曹賢也不想再過多的浪費時間了,“你知道出去的路在哪裡嗎?”
換做平常,打死曹賢都不會相信世間真會有動物能聽懂人語。但是見到這三尾靈狐後,他以前建立的世界觀完全崩塌了。既然它比人都聰明,又對陵墓的結構如此熟悉,那為什麼就不能知道離開陵墓的路?
三尾靈狐果然沒令曹賢幾人失望。它跳下石桌,跑到一處牆角,用爪子撓撓牆,似是告訴大家,這面牆就是出去的機關。
曹賢幾人連忙跟到牆下,曹賢道:“這石牆後面就是出路?”
三尾靈狐點頭擺尾,很是篤定。曹賢幾人開始圍著石牆,四處尋找開啟牆體的機關。
為什麼不開館尋寶?墓主的棺槨就在眼前了,他在墓道中設定了數道機關,必然在其棺槨有更加珍貴的財寶。
曹賢認為,現在大家被困在這裡,對接下來的幾天是生是死都不確定,那拿出墓主的財寶又有什麼用呢?難道做守著財寶而死的守財奴?
其實曹賢真實的想法是:等開啟出去的機關後,再來開館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