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日,宮中號角連連, 北大營出征的將士分批在鹹池門外集結, 迎著春晨的第一縷曙光, 向北方行進。
正月十一,塔格草原上的探子又傳來急函,粗略估計, 赤力與北涼整合的大軍逾一百二十萬之眾。這是大隨開朝以來所遭遇的最大戰役,收到急函的當日,朱昱深便下令自西南與湖廣都司再抽調三十萬大軍。
正月十四入夜後,整個隨宮燈火通明。
翌日晨,朱昱深就要親徵了, 饒是開朝日還沒到,滿朝文武業已回宮,與出征的將士一齊陸續集結在鹹池門外, 要為這位身經百戰的帝王送行。
吳敞剛退出謹身殿,便見柳朝明迎面步來
“柳大人,您來了。”
柳朝明問:“陛下已歇下了?”
吳敞嘆了聲:“哪能呢, 先頭蘇大人來回稟屯田案的結審事宜,陛下與他議完,也就倚著禦案打了個盹,方才醒了, 說還餘了幾份摺子沒看完, 今夜不歇了, 雜家也是剛送了參湯進去。”又問, “柳大人這是要見陛下?雜家這就進去通稟。”
其實禦案上大部分摺子已送到流照閣柳朝明處,朱昱深手裡這幾份是兵部臨時上的,與軍情有關。
他看完,站在沙盤圖前思慮北疆的兵馬防衛,聽得殿門一聲響,沒抬眼,只問:“怎麼這時候過來了?”
柳朝明揖道:“陛下即將要出征,臣過來請示陛下可還有什麼要吩咐的?”
朱昱深道:“已沒什麼了,政務交給你,朕終歸是放心的。”
他已換好鎧甲,只是未戴頭盔,沙盤圖旁的劍臺上,靜靜擱著一柄“世上英”。
殿中燈火幢幢,柳朝明的目光落在“世上英”上,稍愣了愣。印象中,朱昱深第一回掛帥北平前,他去王府拜訪,看到的便是如斯場景。
彼時柳昀才十六歲,站在充斥著冷鐵之氣的四王府,聽朱昱深問:“柳昀,你可有什麼珍貴之物?”
此生寥落,只有兩人待他深情厚誼,一個是早早過世的母親,一個是後來收養他的老禦史。
他自腰間解下一枚玉玦,往前遞去:“這是我母親唯一的遺物,殿下若看得起,聊報當年自柳府逃出,殿下的相救之恩。”
玉玦溫潤,淡白色澤微微生光。
朱昱深卻道:“本王不要你相報,本王只願以此為信物,與你立下一個君子盟約。”
他接過玉玦,往地上一砸。
在柳朝明怔然的目光下,那枚幾乎與他性命一樣重要的玉玦碎成四塊。
朱昱深將碎裂的玉玦收起,從身後的劍臺上取下一柄通體如墨,淬著鎏金暗紋的佩劍:“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這是本王的信物。”
——本王今日,與你立下盟約,日後登極,願得你相助四回。
——而本王也當許你三諾。
——北境戰亂,民不聊生,我明日清晨,會自請掛帥徵戰,這第一諾,本王便許你北疆太平。
宮禁中又響起號角聲,是寅時將至,出征的將士已在鹹池門外集結好了。
朱昱深將目光從沙盤上收回,取下“世上英”:“走吧,隨朕一起去鹹池門。”
夜還是最深最暗時,兩人一起步下墀臺,穿過宮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