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取用於民
劉辨跪坐在大殿右側首位,手按長劍,昂首前視,靜靜聽著眾人的爭論。
廷尉楊彪出聲反對自己,這讓他有些意外。
楊彪出身弘農楊氏,年齡已老,不參與朝廷爭鬥。
尤其是發生了朝中大臣,私下收受袁術賄賂的事情。
楊彪大多時候都保持沉默,日常公務也是由屬臣劉誕負責。
今天出聲反對朝廷釋出債券,應該也是出於公心。
所以劉辨並不生氣。
大殿內的三公大臣形同虛設,上朝基本等於打卡。
九卿在大殿上因為債券的事情,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一派以大司農伏完為首,出聲支援。
另一派以廷尉楊彪為首,提出一系列質疑。
陳群耐不住寂寞,站起身來代表大司農伏完,向對方反駁起來。
陳群道:“楊廷尉因為擔心朝廷無法償還欠款,而放棄救助百姓,防治瘟疫的大事,無異於因噎廢食。”
陳群的話說得太過直接,細琢磨還有不敬的意思。
楊彪的屬官廷尉左監劉誕,呵斥道:“陳群,你太無禮了,楊廷尉乃是為朝廷顏面著想,豈容你羞辱!”
陳群欠身朝楊彪拱手行禮:“楊廷尉,朝廷掌控八十三萬百姓,秋末便會有三十餘萬稅收。”
“還有屯衛繳納的四十萬石官糧,加上酒泉郡煤礦獲取的利潤,足以償付這筆欠款。”
“尚有不足的話,也可以發行二年期,三年期債券,延長償還時間。”
聽了陳群的話,之前反對的官員,重新考慮起了發行債券的可能性。
按照朝廷目前的經濟狀況,似乎不存在逾期償還債券的可能。
廷尉楊彪出聲道:“其實,老臣反對朝廷向民間富商借錢,是擔心朝廷嚐到甜頭,一發不可收拾,任意揮霍,導致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徹底失去人心。”
“到那時,如何能還得上借來的錢財?瘟疫固然可怕,但藉助債券,盤剝天下百姓的朝廷,比瘟疫更加可怕。”
劉辨承諾道:“楊廷尉放心,自今日起,我等確立規矩,朝廷放出的債券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朝廷獲得的稅收和償還的欠款,每月定期公佈。”
“百姓明確掌握朝廷的經濟狀況,清楚錢財的產出和流向,朝廷也不敢毫無理由,貿然增發債券。”
滿朝文武交頭接耳,震驚之色不亞於讓窮鄉僻壤的老翁,上朝聽政……
戰亂年代,朝廷的錢糧儲備情況,乃是頭等機密,怎麼能公佈於眾呢?
大司農伏完提醒道:“翼州袁紹,豫州袁術,荊州劉表等人都比朝廷強大,此舉極有可能惹來他們的輕視。”
劉辨笑道:“我們藏著掖著,他們也能推算出來朝廷的稅收狀況,與其如此還不如光明正大公佈出來。”
“只要百姓心向朝廷,將士用命,袁紹等人不足為懼。”
太尉皇甫嵩,帶頭承諾:“老臣願與長安城共存亡!”
皇甫堅壽、龐德等將領憤然起身,高聲道:“我等願與長安城,願與太尉共存亡!”
滿朝將領同時出聲,洪亮的聲音在大殿內盪來盪去,格外振奮人心。
長安城四萬守軍實力強大,武裝備精良,足夠抵抗周邊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