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楚國王廷中焚起了椒柏之類的香木, 宮殿外的曠地上支起了碩大無朋的錦廬, 廬中燈火煌煌, 賓客齊聚一堂,都伸長了脖子等著一睹魯姬的風采。
董曉悅頭上頂著一堆金玉, 額前墜著鴿子蛋大的明珠, 穿著迤邐的廣袖衣裙, 端著手, 平視前方, 在禮官的導引下款款走入錦廬中。
她身後還跟著一溜五個女子,個個是綺年玉貌的名門淑媛, 只不過衣飾比她低調不少。這些都是世子今天同時要娶的媵妾,陳國一對媯姓的雙胞胎年紀最小, 才滿十四歲,最大的蔡國女子也才十六歲。
董曉悅到了楚國才知道世子一次性要娶六個, 不禁有點擔心這位世子殿下的腎。
人群中發出輕輕的讚歎聲, 金玉其外的董小姐不開口的時候還是很能唬人的。
“子之清揚, 揚且之顏也。”楚世子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驚豔之色, 忍不住引了一句詩。
角落裡的史官趕緊在絹帛上匆匆記錄:“世子迎魯姬於青廬,誦君子偕老之詩曰‘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楚國尚紅, 楚世子著一身紅衣玄裳的九章冕服,襯得越發修眉俊眼, 一表人才。雖然沒有燕王殿下美得那麼凌厲, 也是十分可圈可點了。
到底是不是呢?董曉悅端詳著楚世子的臉蛋暗自盤算, 半晌才察覺眾人都在看她。
身為禮官之一的魯大夫輕輕咳了三聲,董曉悅猛然意識到,這是在等她回答呢!楚世子引了一句詩,於情於理她都該用詩經作答。
可是三天時間光拿來記那些繁瑣的昏禮流程都不夠,哪裡有時間補習文化知識。
董曉悅只好從貧瘠的知識儲備中搜刮來搜刮去,颳了半天也就那麼兩三句,明知道牛頭不對馬嘴,也只好湊合著用了。
她硬著頭皮開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眾賓客一愣,這魯姬倒是一點也不客氣,人家誇她長得美,她不說禮尚往來,倒自賣自誇起來。史官捏著筆管陷入了兩難,這要不要如實記上呢?
楚國上數幾代還是化外的戎狄,以華夏自居也就是這兩代的事,楚君父子欠缺文化自信,不禁面面相覷,不知那來自文化強國的媳婦兒有什麼深意。
董曉悅見全場鴉雀無聲,知道自己答得不對,便接著搜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話音剛落,人群裡有人“撲哧”一樂,董曉悅循聲望去,忽見黑壓壓的賓客中有一高挑身影鶴立雞群,冷峻的眉目加上不可一世的神情,不是梁玄又是哪個?
這下楚王老大不高興了,得虧他有點城府,不至於在兒子昏禮上掀桌子,這魯姬簡直欺人太甚!仗著自己是正兒八經的姬姓,先是借詩諷他們楚國沒文化,高攀周室血脈,接著又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與那晉國庶公子眉目傳情,真當他羋奇是吃素的?
魯國大夫趕緊出來打圓場:“魯姬既見君子,喜不自勝,若有失言,還望賢王與賢世子見諒。”
董曉悅渾然不覺一場外交危機悄然醞釀又被機智的魯大夫化解,只顧著往梁玄那兒張望,只是這要命的祖宗偏偏不朝她望過來。
楚世子深深看了新夫人一眼,對魯國大夫道:“賢大夫多禮了。”嘴角仍然噙著笑,可目光已經冷下來了。
董曉悅看了半天也沒能和梁玄對上眼,禮官宣佈昏禮繼續,董曉悅不得不把目光收了回來,規規矩矩地從侍者端來的金盤中依次拈起牛羊肺、肝、菜醬、肉醬等奇奇怪怪的食物吃下。
好不容易把一套繁複的流程走下來,最後一個環節是飲合巹酒,董曉悅和楚世子分別接過匏瓜形狀的黃金酒具,將其中的酒液一飲而盡,禮就算成了。
楚世子掀起眼皮看了看她:“永以為好。”
董曉悅心道好什麼好,今天晚上就要鬥個你死我亡,不過還是虛偽地朝他一笑,露出一對深深的酒窩:“與子偕老。”
楚世子冷冷地看她一眼,又朝賓客中間望了望,微不可聞地哼了一聲。
可供圍觀的部分到此結束,楚世子留下招待賓客宴飲,新夫人則在楚國女官的陪伴下先去新房更衣。
楚國世子的婚房十分軒敞氣派,屋內四角各立著一架枝形銅燈,總有二三十隻燈頭,半人高的金博山爐噴吐著嫋嫋香霧。室內張掛著重重疊疊的綾羅綢緞,滿目的大紅、硃紅、深紅、絳紅,燈光一打,真可謂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董曉悅一邊暗暗感嘆她那便宜老公的壕氣,一邊東張西望勘探地形。
從魯國帶來的侍女按規矩在殿門外等候,那引路的楚國女官和幾名宮女將她帶到一架雲母屏風後,眼前赫然是一張足有三米見方的矮床。
女官讓侍女們守在屏風外,親自替董曉悅脫下禮服,小心翼翼地疊好,置於一邊的銀托盤上。
做完這些,她又跪下把絲墊鋪在董曉悅身前:“夫人請坐,奴婢替您解發。”
董曉悅依言坐下,女官俯下身,佯裝替她取耳璫,小聲在她耳邊道:“季孫令我帶句話給娘子,晌午的蜜羹中下了□□,今夜有勞娘子,事成之後解藥立即奉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董曉悅在心裡把那個齊國奸細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壓低聲音冷笑著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貴國行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