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後,大家一起安葬了老人,他問陳輔的小兒子陳一樹想幹啥,他娘說娃兒不喜歡舞槍弄棒,就想跟著趙叔您做點事呢。
趙曉兵摸摸一樹的小腦袋說老爺子剛走,按照我們華夏的規矩,要在家裡陪上三月呢。
就先在羅城呆三月,跟著範嬸,陳伯伯練練吧,到時候我派人來接。
他娘答應著將趙曉兵送出門去。
回到成都,趙曉兵就給月橋說要好好寫寫陳輔,他是華夏真正的實幹家,記著把一樹接到成都來,就住他的秘書了。
瑩瑩去了軍情司,他身邊沒人,小陳來了正好用上。
月橋答應,說他親自來寫,再派人去羅城採編。
兩天後,當期的《華夏報》便在頭版報道了一代農學宗師駕鶴西去的訊息。朝廷將陳輔定為實幹家,傑出的農學家,人人學習的楷模。
時下的《華夏報》已經固定為旬報了,每月定期出三份,特殊情況下還有臨時的特刊。
這些都是他去西蕃時玉嬌想出來的。
大家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宣傳的重要性了。
成都辦報紙能賺錢的,月橋在《華夏報》外面又新辦了一份《蓉城商報》,深受百姓喜愛,想在報紙上打廣告的商戶排著隊,就期望在豆腐塊那麼大的紙面上寫上某家商行開業的資訊。
報童也搶著領取報紙去叫賣。這是人們對報紙的鐘愛,也是對國家的信任。
下午的國事會議上,玉嬌提議文教部搞個農學院。
這些年因為陳輔的存在,成都匯聚了不少農業人才,選種,育種,土、肥、水、種的專家人才濟濟。
大家也看到了糧食產量提高,百姓的吃飯問題能得到解決,首先靠的就是農事,農事穩啥子都穩。
諸公都贊同成立農學院這一舉措。
農學院需要土地做試驗田,趙曉兵提議將農學院放到溫江去,那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就劃它個一千畝來辦學。
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晚上回家,安寧說杭州來信,彩霞生病了,想見他。
趙曉兵緊張了,急急的問啥子病,嚴重了?
安寧說彩霞姐姐沒講,她陪著一起去看看吧,反正禮部最近也沒什麼事情,正好去杭州找尋他說的那個星象異人。
兩人稍作準備後立即出發,沿著大江,一路直奔杭州而去,十日之後便來到了杭州。
他們走進府衙,看見彩霞好端端的坐在堂上,笑盈盈地看著他倆。
哪裡像是生病的樣子?
他上前將女人攬進懷裡,撫摸著彩霞的秀髮說才好久點時間就想他了?
要不,還是回成都吧。
女人像小鹿一樣幸福地用頭在他胸口撞著。
安寧樂呵呵的說哪是彩霞生病了,是茶花仙子生病了。
小美人茶飯不思,骨瘦如柴,已經奄奄一息。
趙曉兵這才恍然大悟,是她們做的局,讓他來杭州了結這段情緣的。
他釋然了,乾脆的說既然夫人們有意撮合,他當然就是螃蟹上岸,巴不得了。
他叫彩霞這就備上聘禮去茶花仙子家吧。
驚的彩霞和安寧的眼睛都睜得大大的了。
他說看啥看,是你們主動的哈,反正都要辦的,就馬上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