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說得想想辦法,華夏的房地產業才興起,不能在他倆手裡搞砸了。
玉嬌給他說事情就發生在西城區,要不一起去看看,兩人說著起身出去。
其實,這種事情也可以歸結為個人心理承受力不夠,沒房就租房嘛,總有辦法過日子的。
這個社會的攀比心理還沒有那麼嚴重,住房壓力也沒有後世那麼大的。
不一會兒兩人便到了,區令誠惶誠恐地接著,剛坐下吃了兩道茶,高榢就來了。
趙曉兵說老爺子一把年紀了還來啥?
高榢笑呵呵的說要在前朝,這可是皇上駕到吶,他豈敢怠慢。
玉嬌聽著樂了,說這裡哪有皇上,都是為華夏人做事的公職人員。
區令趕緊把情況大致介紹了一下,說這家人是成都的老住戶了,男人拉車,女人漿洗,一直辛辛苦苦掙錢,無奈收入太薄,還是沒有住上新房。
前日他們看到家門口新的街道修建,一打聽還是買不起房子,一家人便在男人的帶領下上吊走了。
區令介紹完情況,修造部餘大異來了。
玉嬌說既然都來了,就得好好議一議。
大異說引入競爭機制後開發商從地塊區位,道路交通,子女入學這些方面評估土地價值後大大拔高了土地價格。
再分攤到宅院上價格就高多了,有的商人看到宅院的潛在增值空間也開始買舊院子,屯新院子,這樣下來,普通百姓買房就難了。
趙曉兵認為這個不是我們建房的初衷,杜少府的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成了不爭的預言,那就是我們朝廷沒有做好。
他說百姓的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得想辦法處理好咯。
玉嬌是深有體會的,後世她買房,把一身的積蓄都拿出來也不夠,還從她父母那裡掏空了積蓄才交清首付款。
房子對華夏人太重要了,安居才能樂業,房子都沒有叫人如何樂業?
玉嬌看著區令,問他有何辦法?
區令說要做好這個事情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一個是處理好土地價格的問題,官府只是將拆遷成本算進去,確定土地成本後鎖定溢價。
二是杜絕商家買房賺錢的事情,規定一家人只能買多少處宅院,新買的宅院必須十年,二十年後再轉賣,這樣下來買房賺錢的人就少了。
大異補充說要規範起街的商戶,買賣收支必須走銀行,這樣就能把握住買賣的商家,也能保證做工的匠人拿到工錢。
趙曉兵覺得這些主意很好。叫他回去後好好某劃,抓緊制定出完善的制度來控制這個新興的房地產行業。
他建議給財稅總局打招呼,要求銀行不給開發性的起街專案貸款。不給炒房人貸款。
嚴查一次性購買多套宅院的商戶,這裡面肯定有不法商人和貪腐官吏,絕不允許投機商人在房產上牟利。
回家後,玉嬌說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各地房地產開發已經起來了。
趙曉兵覺得這是很不正常的,經濟發展速度還沒有達到那麼高,宅院建設需求就火起來了,肯定要出問題。
他建議暫停各地土地買賣,先把制度建立起來。
女人們都圍過來了,趙曉兵給英英說,要她去銀行督促,不準銀行給商業開發的起街專案貸款,嚴查民間集資起街。
利息高過銀行一成五的視為非法集資,要堅決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