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由國家銀行來做,在下面掛個金銀製造局,專門從事黃金和白銀的開採和經營,在全國開金銀店。
老吳說這不是要奪了白家哥兒的生意了?
趙曉兵說是,又不全是。白英豪用疑惑的眼光掃射他了。
老曹問哥兒究竟何意?
趙曉兵喝了口茶歇氣,有意賣了個關子,吊了吊他們胃口才說金銀銅鐵這些都是稀缺資源,屬於朝廷的,當逐步歸於國有。
然而歷史以來私人也在從事經營,這次成立國有金銀局,負責稀有金屬的開採與利用。
私人也可以入股,甚至可以將現有的鋪面,私有礦產等資產收起來,折算入股,由國家統一起來不就行了。
老吳點點頭,說如此一來,過去的經營者在金銀局內佔有股份,和官家一起經營,就不存在擠壓他們生存的事情。
金銀局在全國統一布點,開店,也不存在惡意競爭,獲取的回報更高了。
等吳謙說完後,趙曉兵見白英豪緊皺的眉頭才舒展開來。
老曹笑呵呵的問他,這又是易師傅的主意?
他笑呵呵的說,易山要修鐵路,沒錢,他就想到叫官府賣庫存的黃金換錢了。
這些年朝廷的工礦採了不少的黃金,本身就是一筆財富。
而官府操作金銀局,就杜絕了民間私採,上好的冶煉工藝還保證了金銀的純度。
民間的工匠進入官府的工場做工,薪酬有保障,技術會有更大的提高,做出來的金銀飾品質量會更好。
透過工場師傅專業鑑定後確定的銷售價格更趨合理,銷售給百姓又實現了藏富於民。
此舉不但拉動了經濟流通,創造社會財富,還將紙幣收了回來,修鐵路不是就有錢咯。
最關鍵的一個是透過這樣一番運作,將黃金、白銀的兌換與紙幣直接聯絡起來。
實現了金銀與紙幣的掛鉤,紙幣有黃金、白銀做後盾將更為堅挺。黃金打造成飾品後融入藝術價值,具有了收藏的升值空間。
如此一來便實現了優勢互補。
老曹聽完後哈哈大笑,說哥兒總是有辦法。
叫吳謙回頭就與白家哥兒謀,找些成都的富商來議個章程,將金銀局開起來。
次日回到成都,老曹催促李興志走了。
這就好比跑步比賽,運動員一直在賽道口預備著,就是不發令起跑,特難受。
大家都希望發令跑起來,看看究竟誰是第一。
趙曉兵叮囑一定要善待蒙古族百姓,要一視同仁當做新宋的國民。
當下的敵我鬥爭,要想減少打敗蒙軍的阻力,必須團結蒙古的百姓,這是戰勝敵人的一大法寶。
玉嬌來請他們一起討論1246年事務,老曹靜不下來,說若無意外,軍事部明年沒有軍事行動,如何幹?叫她自己那主意。
晚上,玉嬌說她要制定一個三年計劃,趙曉兵笑著說後世都搞五年規劃,她為啥就不搞個五年的。
她覺得五年有點長遠了,這些官吏看不了那麼長遠。
趙曉兵說還是搞五年的吧,他和老曹都支援玉嬌先幹五年,好好思考一下這第一個五年要幹些啥?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