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嬌說她最想幹的第一個就是改國號,這新宋繼承宋國殘餘,難免有些束手束腳的。
當下社會穩定,變革已經順利鋪開,正在穩步推進,國家形式與前朝宋國已經是完全不同。
改個國號,可以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去除前朝的影子。
他覺得玉嬌的想法很新。
原來,他是怕宋人不接受,政權缺乏基礎。
現在看來,普通老百姓大多數無所謂什麼國,只要能吃飽飯,睡好覺就行。
真正敢豎起大旗造反,不要命的還是少數,完全可以建立個全新的國家。
玉嬌給他講,一旦改了國號,建立新起的國家,便可以不承認過去蒙宋邦交的慣例和條條框框,正在趕來成都的月裡麻石自然就失去了談判基礎。
我們還要強烈斥責他們的強盜行為,要求他們釋放同胞。
趙曉兵心裡樂呵了,說自己心裡有數就行,可一步步來,首先發動禮部製造輿論。
三日後玉嬌主持召開國事會議。
吳謙將聯合財稅總局成立金銀局的議題拋了出來,立即得到李彩霞的支援。
她早就想賣黃金了,這東西放在國庫內越多,思想壓力越大,她說自己睡覺都不安穩,那麼多金子啊。
眾人聽她說來都笑呵呵的了。
玉嬌最後拍板說做,但是要仔細謀劃,如何入股?
如何管理?章程必須擬細緻了。
接下來玉嬌直接丟擲議題,討論改國號為華夏的事宜,雖然只是兩個字的區別,但意義卻大不相同。
李忠棉首先就提出反對,認為新宋國繼承前朝正統,幹得好好的嘛,這是要另起爐灶了?
玉嬌開始耐心解釋……
等玉嬌停下來,趙曉兵見大家還在議論,但總的來看還是贊同的了。
便說他認為無妨,當下我等行的是周召共和,改了國號更名正言順,可以先在報紙上宣傳一下,看看老百姓的意見如何。
隨即,第二天的《新宋旬報》上就發表了改國號為華夏,廢除過往一切不平等的條約,建立華夏共和國的頭版文章,號召華夏兒女發奮拼搏,重振漢唐雄風。
十日之後再開國事會議,討論建立金銀局事項,收集到的民間股本並不多,只有不到一成。
彩霞建議將民間股本的投入定在兩成,這就給了國內其他路的經營者入股的空間,如此便定了下來。
接著討論決定改國號,居然得到了全體委員的透過,新宋國順利更名為華夏共和國,軍隊更名為華夏人民軍,新宋國民叫華夏國民了。
成都的《新宋旬報》第二天就更名為《華夏報》,巨幅紅色大字向老百姓宣傳華夏共和國的核心價值觀。重申廢除過往一切不平等條約,重振漢唐雄風的宏圖大志。
當月裡麻石來到成都的時候,他出使新宋的任務已經不復存在,因為,此時已經沒有新宋國了。
禮部的李忠棉尚書這次理由十足,告訴麻石現在已經沒有宋國了,我國名曰華夏國。
明確不談前朝舊事,譴責蒙古汗國的強盜邏輯,強烈要求蒙古汗國放人。
這一招還真把月裡麻石整瓜了。
老曹十分開森,說他沒想到玉嬌還真有一套,只用一招就化解了他心裡的煩惱。
用改國號來清除掉前朝的影響。
趙曉兵說那是因為新宋前面打下的基礎好,不然才不敢盲目的喊出建立華夏共和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