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今後這裡會建起鹽廠,起街形成集鎮。茶馬古道又會馬鈴聲聲響,行商來來往往。
他說:“小家富裕國家好,國家好了大家更好,老爺子可與耆老宗親為桑梓謀,多修橋修路,這國家會越來越美好的。”
老爺子頷首點頭,又長長一揖,說借他吉言,他會囑咐自家子孫行善積德,造福鄉里。
次日,趙曉兵陪著兩個女子去看氣井,周圍已經澆上了混凝土,警備隊還派人來守著了。
足足有兩寸直徑的管口上方燃起一丈高的熊熊火焰。
算是奇觀了,已經引來周圍十里八鄉的老百姓圍觀。
研究院實驗組的師傅要留下繼續設計煮鹽用具,趙曉兵和餘大異啟程回去。
休息一天他再去辦公室,見到新宋海軍團滅蒙古水師的捷報,趙曉兵心情大悅。
那蒙古水師船隊收縮在遼東灣吶,海岸積冰,港口凍住,正好將他們困在碼頭港口。
易山對冬季北方港口結冰是清楚的,他叫王飛的海軍帶上草簾,將船隊開過去撞開浮冰,隔著老遠就開炮了。
那敵人的船都挪不動窩,新宋海軍就當演習時用的靶船,一番炮轟後海軍陸戰隊再踏著鋪上草簾的冰面前進,接連搗毀蒙軍的軍港。
今後,海上航行的怕都是新宋軍的海船了。
老吳興高采烈地過來吃茶,說他就是修造部的福星,硬是把火井建成了。
他說也別叫火井了,改個名,叫天然氣井。老吳說他曉得是天然氣,還是叫火井的好,大家都習慣了。
他已經派人去了,要把那裡建成新宋國天然氣使用的試驗區,已近荒蕪的茶馬古道就要熱鬧起來了,老吳發出一聲感嘆。
趙曉兵說他就是為了那條路不荒廢才不甘心,又堅持了幾天的。
老吳十分感慨,沒想到他的堅持還真換來了火井重生,哈哈哈,兩人都開心地笑了。
瑩瑩進來說丁公請他去一下。
老吳告辭,兩人一起出了辦公室。
來到丁輔處,他說老夫沏好茶等小哥兒咯,笑呵呵地說他曉得了,又得了一口上等火井,可喜可賀,當真是新宋之福。
趙曉兵笑著點頭,問老爺子何事?
他說西蕃大主持已到青城了。
趙曉兵說還是禮部先接見,又不是外藩,是臣子,我們做到尊重就行,不能過了。
老爺子頷首點頭。
大佛塔他親自去看了,氣勢宏大,世間罕有,成都百姓都十分喜歡,引得眾多少男少女們前去參觀,轉經祈福呢。
還有不少善男信女往功德箱裡投幣捐功德了。
趙曉兵覺得人心都是向善的,成都也沒有太多的景觀,那白塔自然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不過,聽到老爺子說捐功德的事情他留意了,回頭得叫卓瑪物色些品行端方的僧人過來主持了。
否則,遇上無良之人後,那白塔就會從小小的功德箱開始變味了。
再回到辦公室,瑩瑩遞給他一摞摞軍報,新軍連勝三場,已經佔領錦州,瀋州,準備進軍高麗了。
新宋軍的新式大炮和熱氣球一上場,蒙軍驚呆,以為天神降臨。再加之靈活機動,不按套路出牌的戰術,連續打擊之下潰不成軍,已經逃去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