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兵這一級的官員下來,就差喊他宰相了,哪個敢不聽。
有時候他都不願意下來了,這樣敲鑼打鼓的下來縣裡,怕聽不到一句真話,看不到一件真事了,有啥子意思。
次日,他們繼續往火井縣去。
火井其實就是天然氣井,這一帶天然氣豐富,埋深淺,還出滷水,能製鹽。
過去老百姓打口水井,有可能就打出鹽井或者天然氣井來了。
餘大異給他介紹,前些年這裡老百姓打井,打了二十三丈深都不見水,人卻被悶死在了井裡。
有人聞著井口氣味怪怪的,那火把去照亮,還嘭的一聲爆炸了,把人傷了不說,那火還一直燃著。
有人試著用打通了竹節的竹筒裝火氣,拿回去還燃燒了一段時間。
老輩人說將火氣引來煮鹽,效果很好還不花柴火錢,但那口火井早已熄滅了。
這裡的火井都是這樣的,熄滅後老百姓又打,就像鹽井沒了滷水就換地方打井一樣的。
剛進入火井縣,縣令劉建國就來接著了,請示他如何安排?
他叫帶路直接去看火井。
劉建國是他衛隊出來的,那年將火井的惡霸抓了,發現火井縣的攤子垮了,只好把建國留在火井主持大局。
走了三個地方,都是死火井,沒火氣,井深也就在二十來丈以內,他問難道就沒有了?
建國說沒有了,再有就老遠了。
問過附近的老翁,火井在十年前還有火,有一年鬧地震,過後那火井就慢慢熄滅,如今便見不到了。
看著天色已晚,他叫回到第二口井的村子裡休息。
這口井就在茶馬道邊,是火井縣最早發現的火井,井深只有三丈,旁邊還有一口鹽井有滷水,只是因為生產成本高,已經廢棄了。
建國安排他住進大戶人家高員外的院子。
一陣慌亂後,院子安靜下來,他叫請院子裡的老人過來問話。
建國請來了年過七十的高家老爺子,他一邊吃茶一邊聽老人講火井的故事。
都是祖上的事情了,還是兒時的高老爺子記得,那時火井縣有三口井出火。
但是其他兩口井要不就是隻出火、沒得滷水,要不就是出滷水的井相隔太遠,還需要人工運輸滷水製鹽。
全縣就他家得到上天眷顧,院外這口井既出火,距離滷水井還只有幾步路。火井為他們高家撐了三十年。
三十年以後,火氣沒得了,鹽井的滷水也開始減少,沒法制鹽,他家又是找師傅又是請神仙看風水,輾轉幾地打井都未成功。
他爺爺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斷了他家制鹽的財路,便立下規矩,要世代子孫樂善好施,閉了火井、鹽井。將製鹽積攢的銀子經營他處了。
如今他家在縣城經營糧油和大車運輸,大半的生意。
趙曉兵不相信鬼神,估計他爺爺當年定是做了虧心事,正好又遇上火井斷氣,又竭盡所能尋找都不得,才把這些事和上天的懲罰聯絡起來。
他心裡在想,這井過去產氣,那是肯定的。
說明這腳下埋藏著天然氣,既然腳下有氣,他們煮那麼點鹽就把天然氣用完了?
不可能的事情。
他們挖的也不深,氣井又已經廢棄了幾十年,或許是地殼運動堵住了。
萬一打通後又能產氣了呢?
趙曉兵打算試一試。
便對老者說可否讓他掏一掏?或許還能出火氣呢。
老人說本來已是廢棄,既是官家有用,便獻與朝廷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