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吳謙過來,老曹告訴他這邊商議到驛站整頓,趙主任說吳公思慮良久,馬上便請來議,有些唐突咯。
他這樣說,是擔心老吳覺得都開吃了才叫他來呢。
吳謙倒是乾乾脆脆的說無妨,他正好也想議一議呢,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語的聊來了。
他也是覺得趙曉兵的意見很好。
驛站不能僅僅是朝廷設定的公事場所,展開民營服務後不但服務了來往的腳行,還能盤活官府的資產,很好的。
趙曉兵說,那就按曹主任交代的,由老吳牽頭來擬草案。
白英豪協助,找幾個有意向投入的商人一起來商議,讓這個驛站運作起來更具靈活性。
老吳看到驛站的事情搞定了,叫再說工業園的事情。告訴他們陝西要建工業園的奏摺來了,希望新朝廷在關中也建個工業園。
老曹馬上看著趙曉兵了,問是不是他的主意?
他笑呵呵的說是的。
陝西現在穩了。
土改過後,那些大地主,商人手裡都是一大把的錢沒地方花,他給馬文彬建議在長安的渭水邊上開建工業園,採取官府和民間資金合股投入的方式募集資金建設,就不怕找不到投資了。
還將民間大筆的閒散銀錢用了起來。
兩人聽完都開始考慮,連白英豪也端著酒杯不動了。
他說關中和漢中隔著大山,交通太難了,貨物運輸是最大的成本,把民用和軍事級別不高的工廠直接建設在陝西就近生產,滿足部隊和老百姓的需求可以省下許多運力。
老曹說行,他是知道秦漢交通之難的,乾脆地答應了。
老吳說這樣一來,朝廷在全國就有三個工業園了,但都在西面,顯得不平衡。
不如再到東面佈局兩三個工業園,發展起來就更好了。
老曹說他胃口不小,幹勁大哦。
幾個人跟著開懷大笑。
趙曉兵說老吳考慮的完全正確,就這樣幹。但是,要讓地方官員主動思考想怎麼幹,修造部要下去仔細考量需要哪些支援,最後又朝廷來定奪。
資金的事情還是朝廷為主佔大頭,民間資金佔小頭比較好,主動權必須掌握在朝廷中樞。
管理上民用型企業股東可以做主要負責人,軍工企業必須是軍事部按照保密制度進行管理,股東只能看賬目,瞭解一般經營情況,不允許涉及關鍵領域的生產環節。
這些事在入股之前的招股書上要寫清楚,這就叫先說斷,後不亂。
他擔心下邊的人會認為天下太平了,沒了保密意識,把啥東西都亮出來。
別說蒙古汗國還在,就是沒有了蒙古汗國還有其他的敵對勢力,天下永遠都不會太平呢。
老吳重重地點頭。
大事說完了,一罈子酒也喝了個精光。
臨出門,老曹還叫白英豪無慮,他這裡馬上傳信魏大人安排妥了。
白英豪非常開森了,連聲道謝。
兩兄弟回到家裡沒得睡意,繼續吃茶。
白英豪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說好險吶,他家老爺子好生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