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況有點類似於過去十三行經營關子了。
只是現在,利息生成的方式變了。當初為了鼓勵新宋幣流動,錢放進匯兌所像十三行那樣,還要給保管費。
如今採取存款付息,貸款發展經濟獲得利潤的方式了。
他舉了個例子:說比如青羊計劃修路,財稅局上資金不足,需要兩年的財政收入才能完成,可以向銀行貸款建設,待來年資金回籠後還給銀行即可。
再如修造局要開發新的街區,啟動資金不夠,也可以向銀行貸款,很輕鬆的就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問題。
借貸雙方都有穩定可靠的保證,便於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這種以朝廷為主題,穩定的銀行機構不同於商戶間的拆借,時間不穩定,利率又高,貸款戶負擔很重。
不利於經濟發展。
王翎覺得不錯,但是要控制地方貸款發展經濟的規模,不然的話有的地方官吏好高騖遠,閉著眼睛貸款胡花亂花,到時候賣兒賣女都還不起。
趙曉兵微笑著點頭,完全贊同他的主張,建議細化一個管理規則加以約束。
最後討論決定先在成都搞試點,任命崔英英為新宋第一任銀行行長,為了體現風險共擔他家出資一成入股,既是股金又是擔保金。
若失敗,那他家先賠出去,在此基礎上吸納民間資金進來入股,但是入股資金不超過總額的三成。
老曹為了挺他,還認購了兩萬貫的股份,王翎也認購了一萬貫。
但是,他說在開辦銀行前必須對十三行的經營進行清算,停止他們還有的關子交易了。
若是在紙幣發行時候他就提出來,丁輔肯定要反對。如今事實證明了朝廷貨幣發行的好,老爺子笑呵呵地點頭應許了。
這也是為了統一幣制,一國之內不能啥貨幣都有噻。
趙曉兵安排王翎著手,全面清算十三行,同時對他們宣傳新宋銀行的組建思路,願意加入的都可以,並且優先滿足他們的股份需求。
這樣一說大家都沒有意見,幾個老爺子更高興了。
不管今後新宋銀行賺錢還是折本,朝廷總是優先考慮了他們十三行曾經擔負的職責嘛。
接著曹友聞報告了軍隊整編的情況,新組建了凌未風的第十軍,孟珙的十三軍,和鄧錫勝的十四軍。
孟珙是荊湖南北的舊制軍隊收編,鄧錫勝是各地訓練的新兵,趙曉兵和老曹商議,將巫山調進該軍,按照新軍整編大綱組建這隻新式軍隊。
趙曉兵的意思用鄧錫勝這個拳頭打出夔門,沿江而下,把江南的其它各路收入新宋版圖。
大家都沒有意見,涉及軍隊的事情老頭子們本來就不懂,再加上要改朝換代,總是要擴軍征戰的。
幸虧這川蜀之地穩定,經濟基礎雄厚,不然根本養不起這麼多兵。
別看收回了荊湖南北路和京西南路,但這些地方連年戰亂,財稅收入差遠了。
兩浙立起來的小朝廷就是因為被拖入戰爭泥潭,財力不濟和內鬥,已經垮了兩次,還在做著皇帝夢。
有的人就是這樣心比天高,總是想去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結果是不停的撞牆,撞得頭破血流還在總結經驗繼續撞呢。
軍情司報告蒙古汗國的大汗還沒有選出來,臨時召集人是窩闊臺的老婆,外面姑且稱她為女帝。
上半年新宋軍情司的假錢引又掏走了他們三百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