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易山把詢問的眼光投向趙曉兵了。
“師傅說的好,就這麼幹,未風先做代理師長,幹一年再轉正,不然其他兄弟覺得師傅偏愛他了。仁懷下面諸部已經蠢蠢欲動,正好拿他們磨刀,寶翁裡這邊要做好宣傳和幹部培訓,選任,到時候好接手地方。
現在你們的手工業發展起來了,要注意安全管理,新興行業沒有太多經驗,大家都在摸索,就特別要注意安全工作,寧肯發展慢一點也要把安全工作放在前面抓,否則會前功盡棄的。”
雙雙他爹說:“大鐵礦那邊部族已經談好了,接受馬湖的管理,條件是要像馬湖一樣給予教育和引入工匠,支援他們發展。”
趙曉兵覺得這個問題處理得非常好,打仗不是目的,只是解決矛盾的手段之一。
但是他提醒王平他們,雖然得到和平解決,必須強化駐軍和治安管理,沒有駐軍就體現不到統一。
不強化治安很有可能會出現叛亂,就像保寧府那樣再來一場,損失可就大了。
易山說那一帶可以考慮設定涼山州,歸馬湖管理,具體搞幾個縣他們結合部落人口來辦。還要防備大理,那裡已經是大理的了,他們現在沒有來,並不等於就完了。
會議一結束,易山就讓情報部走馬湖直接往關中傳信了。
馬湖一帶發展得很快和其地理位置分不開,一條金沙江成了運輸高速公路,也成了資訊高速公路,沿江兩岸的老百姓學漢話,學技術爭先恐後,帶動周邊迅速發展起來。
大理段家要想像馬湖這樣發展,一個字“難”了。
傍晚,易山叫陪他去泡溫泉。
上午他沒去,說是怕他的殘腿把孩子們給嚇著了。趙曉兵讓雙雙備些酒菜,稍晚點將後海清場後兩人才下水。
一杯酒下肚,易山開口了。“我曉得你要去成都了。”
“早遲的事情,大家都去嘛。”趙曉兵說道。
“不去,那邊不適合我。”
“有啥呢,和尚都是人學的,我們不是都走過來了嘛。”
“我還是不去,就在這邊。將來扭不動了,到這馬湖養老挺好的。”
“將來,還早的很,將來建好了攀枝花,可以去那裡養老,建好西昌,昆明,也可以去那些地方養老。”
“呵呵。”易山笑笑端起酒杯喝酒。
趙曉兵說將來還是讓凌未風帶隊去關中歷練,播州這邊讓孟文傑帶兵下來幹,他的部隊老底子都是這邊的呢。
易山說行,他一直看著未峰長大,就想把他培養起來。
趙曉兵問他:“那個警備隊你看可以這樣不?先將機動聯防隊轉為警備隊。”
“可以,是不是我有些激進了。”易山喝著酒笑嘻嘻地問他。
“也不是的,我是覺得這皇帝老兒剛倒黴,我們就大幅搞改革,那些遺老遺少們怕要反應過度。我聽說成都有個皇帝的忠實粉絲竟然爬上東門的城樓跳下去自殺了。”
“肯定是個迂夫子,瓜娃子,你管他個鏟子。”易山很輕鬆地說道。
“話不能這樣講,得看到整個社會還有不少抱著皇帝就是他爹的思想之人吶。”趙曉兵慢慢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