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有個好天氣,他和易山兩人在桂花樹下坐著吃茶,兩個孩子在他們周圍跑來跑去。
他問易山去成都不?那邊城市大,人多,安逸。
易山說他哪兒也不去,就在羅城過。他不好再說了,叫他去馬湖耍兩天,易山答應。
趙曉兵馬上喊來登安落實,他曉得,要請動易山的大駕很不容易。
兩天後,他和易山。還有陳敷一家出發去馬湖,其他老人們都要去成都看燈會。
只有陳輔,年輕時在那裡呆膩了,也不喜歡熱鬧,才一路走去馬湖 。
到了清溪,鳳凰上了船,三個女人就有了擺不完的龍門陣。
雲朵見他一人站在船頭看風景,過來挨著他說已經和娘說好了,就在家裡好好陪爹,不去上班了。
他說那可不行,娘身體棒著呢,易師傅也不會同意的。
趙曉兵叫雲朵回頭說服她娘還是去上班,選好接班人帶著幹,多抽點時間在家就是了。
雲朵很溫柔地靠在他肩上,她感覺得到這個男人蠻體貼人的,兩人依偎著迎風賞景。
當真是兩岸青山相對出,輕舟已過萬重山,一天的功夫便到了蘭溪,他讓大家上岸吃飯休息一下。
陳輔畢竟時老人了,船上搖晃著的環境始終不如地上踏實,歇歇再走。
大家在新修的臨江大酒樓坐下,陳輔年齡都七十了酒量還不錯,對易山的四方井評價很高,兩人pk起來,整一杯又一杯的。
他的小兒子陳一樹和祥雲差不多大,三個小娃兒還耍的很合得來哦。
趙曉兵看著陳輔,再看看他身邊的小女人,又想到那才幾歲的娃兒,總覺得怪怪的。
這在後世肯定罕見了,但在這個朝代裡,易山給他說七十歲老男人娶個十七歲女孩的多球得很。
他問老爺子,可否把一樹送去成都讀書,老人說大善吶,將來就和兩個小哥兒一起上學宮了。
趙曉兵明白他的意思,點點頭,說一定會照顧得妥妥的。老爺子可是新軍的大功臣呢,只是他改變耕作技術,提高糧食產量這一招,就讓新軍不餓飯。
無論如何,趙曉兵都要把他事情處理好咯。
次日上船,西進金沙江。
去年的大雨,使這大江的水現在都還不小,航道寬闊,傍晚便抵達了黃琅碼頭。
這次來,新的客船碼頭已經建完成,可以同時停靠三條大船呢。他覺得蠻不錯的。
雙雙和苗妹都在碼頭上,小孟和晨曦儼然一副主人家的模樣,帶著易昌雲他們坐上馬車在前面飛快地跑了,趙曉兵看著特別開心。
再進入寨子,篝火早已燃起,幾個娃子在大人們圍成的圈子裡又跑又跳,變著戲法的玩耍。
趕了一天的路,正好坐下來好吃好喝一場。
酒飽飯足後各自休息,他知道易師傅瞌睡少了,過去陪他喝茶,甄嬛嬸見他過來,去了雲朵的竹樓。
易山很開心,喊他再喝點,他說算了,就吃茶。
易山覺得這趟穿越還算沒白來,做了這麼多想象不到的事情,趙曉兵說將來還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呢。
他問啥子想象不到,你孃的平安鎮建起來了,我看到了,還有那二師兄的跨江大橋也快完工了,我都看到了,還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