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友聞頓時愣住了。
稍息片刻之後,曹友聞才回答他:要說岷江軍謀反,他絕不相信。新軍跟著他這幾年一心報國,犧牲無數,從無怨言。
不過,岷江軍的訓練和管理地方的做法與朝廷多有不同,倒是引來了不少非議。
李中棉一邊聽,一邊頷首。
他說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要親往看上一看。
次日,欽差大臣便在曹友聞的陪同下領隊出發,去了漢中。
鏡頭再回到鷓鴣山,趙曉兵和卓瑪一行人翻越了還是皚皚白雪的埡口下山,索朗和雷敏在谷口接住他們往城裡去。
現在,卓瑪她爹吊上天咯,簡直就是保寧府的王。
想想就才一年的時間,他從被欺壓的受氣包一晃眼變成了呼風喚雨的王,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吃飯時趙曉兵一口一個阿爸的,喊得他都陶醉了。他丈母孃笑眯眯地給他添著酥油茶。
吃過飯,趙曉兵和他老丈人、索朗,雷敏一起討論打箭爐局勢。索朗一邊喝著奶茶一邊感嘆,麻麻得,一年前他還是馬販子,如今已是大總管了。
趙曉兵聽著也有同感,說他將來就是打箭爐的當家人了。只是明天怎麼樣誰也說不清楚,世事難料啊。
他問雷敏準備得如何?
雷敏說已經派遣一百名解放戰士過去宣傳發動,集中訓練了兩千人,政策,條件都清楚,可以行動了。
只是大小金川沒有穩定下來,保寧府這邊受到了拖累。
趙曉兵和他們一起繼續分析當前形勢,告訴他們朝廷要打三京地區,蒙古必然應對,自然就沒有精力援助西蕃。
因此,抓住機遇拿下打箭爐以東地區,作為今後進軍折多山北部的前進基地,時機已經成熟。
“還有什麼困難?”他問索朗,
“還能有啥?路都鋪好了,就等我們去走。”索朗信心滿滿地回答。
“這段時間可要辛苦大哥了。不過,等將來翻越折多山,你就可以去大草原上拱帳篷了。”他笑著對索朗說道。
索朗笑呵呵地說:“開玩笑呢,我沒得你那麼兇哈。”
兩人同時哈哈大笑。
他問:“大哥去了那邊,這邊哪個來做大總管呢?”
“歐陽明,制置司曹大人派來的,還是進士出生,比我的文化高多了。”索朗說道。
“哦,朝廷還是不缺人才嘛。執行政策如何?不是那麼機械吧。”趙曉兵也想不到制置司還有熟悉西蕃的人才。
“沒有,我給他講的,他一聽就懂了。很靈活的。”
“那就好,其它的我不說了,記著先別穿新軍服裝,拿下地盤後立即把關卡建起來。明天,我們先去看看金川的情況。”
次日,趙曉兵和雷敏,還有他大舅哥崗珠一起去金川。
越往前走路越難行,山裡還時而太陽時而雨的,給行軍造成很大的困難。
小卓瑪說他阿爸當了知府,硬是把這個官當官來做,嚷嚷著給官家分憂,不給女婿丟臉,這半年時間都耗在金川了。
賣馬掙的錢幾乎都花在了平叛上。
在往前走,不多遠就看到聯防隊的哨所,接連過了三道崗哨,看到了第一處碉樓林立的叛匪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