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子文進來了,手裡捏著一個紫砂茶杯,在趙曉兵面前晃來晃去的,他將新茶遞過去。
子文到外面秘書室倒水過來遞給他:“官人,吃茶。”
他很開心,子文穿軍裝蠻好看的,武裝帶一紮,該凸的地方都凸出來了,嬌小玲瓏的身段盡顯無疑。
趙曉兵叫她去請李都保,把秘書室的人都帶過來。
片刻人就都來了,古月橋:本村秀才,二十歲;古月水:本村讀書人,十七歲;畢富強,廣南西路人,應刷師傅,三十歲。畢福安,廣南西路人,印刷師傅,十八歲。
趙曉兵瞭解基本情況後說道:“往後這秘書室就是鄉公所的管理室。既要做好文秘工作,又要管理好整個機關大院。協調好各個室共同做好鄉公所的事務。”
他見幾人聽的似是而非的,繼續說道:“此乃本都頭所推之新政。靠諸位鼎力支援。”然後讓古月橋擔任室主任,試用三個月。
趙曉兵說完端起杯子喝茶,發現沒水又放下,古月橋在邊上看見,馬上端起杯子去隔壁續水回來。他覺得此人還有點見機,可用。
繼續說道:“秘書室所做之事繁多,上對接縣衙,下聯絡各個管轄鄉,橫向還要協調好各個科室。大院安保,衛生,後勤保障等等都在其中,可不得馬虎。文稿,會議材料更是精細之作,不得有誤。往後還要收集羅城之資訊,籌辦羅城小報,望多多費心。”
畢富強聽到要辦報,臉上立現興奮勁兒。
趙曉兵看交代的差不多了,便叫散去,讓李都保把這次調研收集的材料交給古月橋整理出來。
等古月橋出去,趙曉兵對李都保說道:“這總都頭不知道能做多久,小子想是做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就為老百姓辦一天的事。”
都保道:“哥兒正年少,前途無量,何出此言。”
“讓李伯和小子受累,小子於心不忍也。”
“哥兒說哪裡話來,如今羅城人安居樂業,某感激不盡,心中痛快,何來吃苦也。”
趙曉兵道:“往後還需使得這13鄉百姓安居樂業,李伯肩上擔子重也。”
李都保稍微一頓道:“某當竭力為哥兒分憂也。”
他說:“小子此次走鄉轉戶,感受頗多,然而最大的乃土地過於集中。大戶財力雄厚紛紛置地,平民百姓受苦,一遇天災人禍便賣地。日子越過越艱難。”
趙曉兵見李都保沉思不語,繼續說道“全民富才叫富,小子有意促進平民富起來,李伯可有辦法。”
“當下唯有減租減息也。”趙曉兵聽到一愣,他想到了後世延安的減租減息,感覺這老爺子腦殼通泰了。
李都保繼續講到:“有的家庭亦是遠水不解近渴,需開倉放糧方能過去,卻是需朝廷辦差,遠水不解近渴,某欲請大戶籌款籌糧助鄉里。”
趙曉兵聽到很高興,李都保跟著趙曉兵耳聞目染,進步大多了。
隨即說道:“如此甚好,小子思慮,欲勸告鄉賢少購百姓之地,減租減息,多行善舉,休養生息。如欲投資,小子願意將那水泥廠,磚瓦廠合計資產,入股分利。小子看著羅城商家愈多,還可建一條商貿街,大戶些來做生意賺錢,還能僱傭百姓掙得工錢,可好?”
李都保越聽眼睛越亮,心裡的高興勁兒早就寫到臉上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李都保連連點頭道。
趙曉兵請李都保去叫範書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