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消防安全,街道一側做有明溝,每隔五丈建起沉水池,將穆家溝的溪水引了進來。
如此,既實現了活水流淌,又解決了防火用水。
趙曉兵還研發了預製過樑用於門窗施工,在牆角節點位置每兩尺高度用粗鐵製成拉結筋,增加房屋的抗震強度。三尺以下的牆體全部都用研發出來的土水泥砌築,防潮還不怕風吹日曬。
由於牛馬嚴重不足,牛車不能全部配置到每個專家、部門之中,按照李保正的建議,羅城搞起了共享驛站,有點像後世的共享汽車模式。
趙曉兵在羅城村周圍20裡的主要生活、工作地建起共享驛站,將牛車集中管理,統籌使用,保證人員接送。
沈志遠他們都樂見其成,自己不管餵養,出門前叫下人先去聯絡,牛車即來將其送走。
各家各戶家裡都不養牲口,乾乾淨淨的還省了不少事。
這邊趙曉兵也不用配置那麼多的牛車和車把式,集中管理下,牛、馬有專人飼養,長得健壯,體力還好,車也有人保養,節約了一大筆費用。
流民已經安置一千餘人,基本上收容了犍為的全部流民。
三個生產隊已經全面展開墾荒工作。
易山從流民和各地慕名而來的人員之中選出了一百二十人建立起預備連,已經展開了訓練,還在每個生產隊建立起二十人的聯防隊,按照新軍模式進行管理,訓練。這樣下來,後備力量有了。
羅城兒童團發展的很不錯,孩子們積極性高漲,查路條,報告可疑人員,穆桐居然順勢抓住兩個不法奸商。
趙曉兵按照承諾,專程去學宮獎勵了三個孩子,每人五十貫錢,其中一名叫羅小通的孩子才十二歲,甚是勇敢,就是他帶領小夥伴查路條,緊緊跟著嫌疑人,讓其露了馬腳。
趙曉兵為他配發了新軍用的制式大刀。
羅城嚴格按照縣裡規定,足額髮放補貼,還格外增加了十文錢,又免費提供醫療保障。
參加預備連和聯防隊的都按照同等待遇發放薪水。
而且,羅城向流民承諾,只要遵守羅城的鄉規民約住滿三年,本人願意,羅城將為其向縣裡申報落戶。
訊息傳開,四方流民都在湧來。
周邊的仁人志士瞭解到羅城在招募新軍後,陸續趕來報名,所以就有了易山快速建立起的預備連。
趙曉兵的意思是:只要誠實可靠,都收下。
羅城軍營在快速建設中,新的軍營可容納六百人同時訓練,設計簡潔,重點在住宿和訓練設施方面,確保住得下,練得好。
醫療隊的發展更是令人想象不到,除了前期動員,加上慕名而來的一共十九名男女加入了醫療隊,其中不乏具備中醫臨床經驗的年輕人。
他們在一起相互學習、交流,加上易山的戰場救護知識已經形成完整的講義,學起來進步很快。
已經能夠組成小組進入村莊給老百姓看病,處置意外受傷了。
喜歡華夏一家請大家收藏:()華夏一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