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反駁壅王,一個不小說就把過世的昭成皇後、他和雍王的母後也帶出來了;若不反駁雍王,豈不是承認雍王妃、白玉茗和昭成皇後的見識是一樣的?那他怎麼願意。
捧雍王妃、白玉茗,就是捧雍王、趙戈父子。
“大伯,侄兒確實給阿威出過主意,建議他若真想迎娶玉翎公主,不妨遠赴圖羅。現在阿威被困在圖羅王城,侄兒願帶兵前往,救阿威回京。”趙戈誠懇的道。
太子萬分感慨,“檀兒,你是有擔當的好孩子!”
太子不願承認雍王方才的話,不過把趙戈和他的兒子們比比,太子不得不承認,趙戈比他的兒子們強多了。趙威和趙成急功近利,自不量力,為討得玉翎公主的芳心遠赴圖羅,趙戩匹夫之勇遇事驚慌,趙戎身體病弱,哪個能及得上文武雙全的趙戈。
“我陪檀兒一起。”雍王不甘落後。
太子和雍王、趙戈便要一起進宮面聖了。
白玉茗著急,“我也去!大伯,父王,我精於騎射,可以和檀郎並肩作戰……”
太子打個哈哈,“侄媳婦,你的心意大伯領了,可我大周皇族沒有這個先例。你在府裡靜侯佳音。”
“小白山,在家裡等我。”趙戈握握白玉茗的小手,和太子、雍王一起離去。
白玉茗望著他的背影,淚水奪眶而出。
王妃溫柔替她拭淚,“小山,檀兒便真的去了圖羅,也會帶領精兵強將,不會有危險的。”
“我,我是不想和他分開……”白玉茗哽咽。
王妃喟嘆,“新婚小夫妻,怎忍分離?”愛撫的把白玉茗攬入懷中。
白玉茗伏在王妃肩頭,輕聲哭泣。
她不想讓趙戈走,她想和趙戈一起出發,形影不離。
白玉茗的想法終究還是泡影,她沒能和趙戈並肩同行,被留在了京城。
朝廷分派三路大軍挺進圖羅,趙戈任右軍元帥,雍王一向閑散,這時也任了押糧官,為右路軍押運糧草。雍王府總共四口人,一下子走了一半,王妃和白玉茗揮淚送走雍王、趙戈父子,日夜盼望他們早日凱旋。
趙戈向隆治帝辭行之時,還不忘提醒他的皇帝祖父,“您可是答應過,若孫兒立了功,您便冊封小山為世子妃。祖父,君無戲言。”
隆治帝罵他,“趙戈你有點出息!你出征圖羅就為了給你的小嬌妻要封號麼?”
趙戈不假思索,“正是。”
隆治帝氣壞了,“若不是你此時要出征異域,祖父真要賞你一頓好打!”
“攢著吧。”趙戈微笑,“祖父您攢著些力氣,等孫兒回來,您一併打了。”
“臭小子快滾。”隆治帝不耐煩的揮手。
待趙戈真的率軍出發,隆治帝卻召來死士暗衛,命他們隨身護衛雍王、趙戈父子,不許有失。
自從轉子丹事件之後,沈氏便被從梅花庵接出來,住進別院,這回是有老成管事守著,不許她再外出了。沈氏心中也有些後悔,可她不肯承認自己錯了,一再喊冤,“分明是我的丹藥管用,瑩兒才會生兒子的啊。要不然她的姐姐們生的全是女孩兒,怎麼偏偏到了她這兒,便生男孩兒了?”
白熹把沈氏送來別院之時,心中對她尚存憐惜,轉子丹事件之後,惱怒之極,一度想休了她。白老太太把白熹罵了一頓,“休了她,玉兒怎麼出門見人,幾個孫女在婆家還能抬得起頭?你只顧一時之氣,卻沒為自己的兒女考慮!”白熹知道老太太罵得在理,灰頭土臉,無話可說。
老太太沒罵錯,休沈氏不過是句氣話。真休了沈氏,五女一子,人人臉上無光。
趙戈出征,老太太心疼起白玉茗,“小七這才出嫁多久,便和檀兒分開了。她一定很難受。”帶了白大太太、白微、靳竹苓,到雍王府看白玉茗。白玉茗是個樂天性子,心裡難過,當著祖母、姑母的面偏偏不肯流露出來,笑咪咪的道:“過不了多久世子便回來了,到時小別勝新婚,我和他會更好的!”
“這沒羞的孩子。”白大太太和白微都笑了。
“小別勝新婚,是真的麼?”靳竹苓很有求學好問的精神請教。
白玉茗笑,“我也沒有小別過,不知是不是真的勝新婚。不過俗話是這麼說的,那應該有幾分道理吧。”
眼前彷彿浮現出一張俊美無儔的面龐,白玉茗溫柔的笑了。
和他重逢之時,那滋味一定很美,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