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得如此。”
待一切安置好,二房周氏那邊派了人過來尋她們回去。正巧寺中有僧人在講經,陳氏周氏相攜同去。
這年頭人人皆愛玄談清口,儼已蔚然成風,連講習授經也受到些影響。姜沅本就對此不感興趣,況且她以為佛法在心不在理,聽得也不大用心,好幾處險些睡著,幸得姜芷從旁照看,才沒出洋相。
又待了片刻,實在熬不下去,姜沅遂請示了陳氏,獨自一人外出透氣。
金覺寺是本朝第一大寺,連年香火旺盛,綿延不絕。往年間雲遊於此的僧人道士多不勝數,並不拘泥於佛教道教,兼濟包容,旨在以理思辨。
路上遇到著青灰衣衫的小沙彌,趁著眾人都在前寺聽經,圍在一處鬥蟋蟀。姜沅瞥見,不禁輕笑,覺得萬分可愛,放緩了腳步,不欲打擾他們。
繞著寺後小樹林散步,不出片刻,行至林中一清靜小院。姜沅止了腳步,並無意拜訪,正要折身而返,卻看到身後王衍。
四目相對,一時有些尷尬。
“四姑娘。”沒了外人,王衍對她的稱呼又客客氣氣了。
姜沅問他:“不是一早就走了嗎?何故現在才到。”
王衍聽後,搖了搖頭,笑容無奈,只是道:“四姑娘先下應當在寺中聽經,又何故到此?”
姜沅也是笑笑,並不作答。
“不如與我一道去山人那邊看看?”
姜沅還沒來得及拒絕,王衍就將懷中的油紙布展開,裡面竟放著一整隻燒雞。王衍就著油紙,將一條雞腿扯下來,取了最外層的兩張油紙,一張揉成團,一張用來將雞腿和紙團包在一起。
姜沅看得目瞪口呆:“這是何意?”
王衍將其中一油紙包塞與姜沅:“一會兒你自然知道。”
姜沅跟在王衍身後,來到了方才的小院中。
王衍抬手敲了敲柴門。
裡面有聲音傳來:“何人?”
“晚輩先前曾來拜訪。”
那人“哦”了一聲,才慢悠悠道:“燒雞準備好了?”
“備好了。”
“整隻?”
“整隻。”
那人大喜,正要來開門,忽的察覺不對:“你身邊還有一人?”
“是一位姑娘。”
“那要兩只燒雞。”那人得寸進尺。
姜沅這才明白王衍的用意,悄悄看他一眼。
王衍從容不迫:“一早就備好了。”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那人遂喜笑顏開。門扉自動開啟,“進來吧。”
姜沅第一次見此奇景,很是驚奇。
王衍領著姜沅入門,將兩包油紙放在一旁,遂才向著裡間行禮:“山人。”
若水山人從帷幔中走出來。他的外貌看上去並不如他的聲音那般年輕,像是已近古稀之年,不過體格倒是健壯,精神也很好。只是行事作風有點古怪,全然沒有這個年紀該有的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