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該公國明面上的老大還是勃艮第公爵,可他只是一個軀殼、一張面具而已,他的內臟已經被掏空了,洛泰爾才是勃艮第的無冕之王。
隨著動作越來越大,關於他的身份也不脛而走。
可這時勃艮第公國已經成為這個人的老巢了,查理二世得到確切情報之後,還沒來得及處理,維京人就打過來了。
在查理看來,不管這個洛泰爾是不是自己的孫子,這種武裝清除異己的行為要比割據還嚴重,必須消滅。
查理收拾洛泰爾,只差一個‘騰出手’的功夫。
然而他的手一直沒騰出來。
維京人入侵還沒結束,帝王就已經撒手人寰。
丕平的政變,改變了太多事情,影響了太多人的命運。
洛泰爾,因此逃過一劫。
隨後,丕平忙著收拾更大的爛攤子——諸侯和教廷,也沒有騰出手收拾洛泰爾的機會。
在這半年多時間裡,勃艮第公國的獨裁統治進一步加深,時至今日、洛泰爾手裡少說有五千名騎士,這能輕鬆組織起五萬大軍,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一個騎士要帶著準騎士和侍從,平均下來肯定要超過十個人。
再加上去進攻勃艮第公國,洛泰爾只需要守城,這對於丕平來說是一塊相當難啃的骨頭。
他沒有父親那樣的威望,如果是查理二世征討勃艮第,洛泰爾的軍隊都很難聚集起來,先帝那驚人的號召力可以先一步摧毀士氣的防線。
但丕平白扯,這個小胖子從來沒帶過兵。
所以新政府也只是把這個人列為極度危險人物,並加以監視。
畢竟勃艮第公爵還活著,雙方也就沒必要捅破那層窗戶紙,帝國得臉面還是要維持的,而洛泰爾既然已經是實際上的獨裁者,也就沒必要非得弄個名譽上的爵位。
雙方這樣僵持著,直到東部戰爭打起來,洛泰爾坐不住了,他要趁亂搞事。
我們之前講過,這場動亂有阿勒曼尼、巴伐利亞、倫巴蒂以及勃艮第四個公國參與。
實際上,十字軍與諸侯們矛盾衝突和交戰的地區僅限於前三個公國,至於勃艮第、要更往西一點。
這裡是嘉倫城的南方,沒有任何一座城池被送給教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洛泰爾是‘主動’參戰的。
他甚至幫助其他諸侯截住了一支北上的十字軍,那支部隊足足有三萬人,還不包括牧師團隊和少量神武士。
洛泰爾拿出了一半的部隊去堵截十字軍,這讓丕平完全看不懂。
本來這場動亂跟勃艮第是沒什麼關係的,但洛泰爾讓自己的人參戰之後就不一樣了,他也捲入了這灘渾水。
洛泰爾的動作,進而導致十字軍略佔下風,他們不得不放棄了十五座城池,以求保證剩下十座城池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