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奧斯特拉西亞公爵和普羅旺斯公爵,近期與叛亂地區來往密切,有確切情報證實此二人也在蓄謀自立,不知是否將其歸為叛軍一脈?”
一個洪亮的聲音在大廳中響起,眾人不用抬頭也能猜到這人的身份。
外務部大臣奧德·布萊克,一個不懂得趨炎附勢的人,公事公辦是他的行為準則。
跟史部大臣完全相反,他的個人能力極為突出,可以這樣說、布萊克這個人是完全靠實力坐穩了六部大臣的椅子。
不結黨、不受賄、不參加宴席、幾乎沒有私交,永遠都是一副莊嚴肅穆的表情,大概六十多歲,中等身材,不喝酒、不抽菸、未納妾、只有一個妻子…
總之、沒什麼不良嗜好,也沒什麼不合身份的舉動,整個人很死板,做事一絲不苟,就像一個機器。
得益於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個人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但精力極為旺盛,身體也很健壯。
在位近四十年,從未犯過任何錯誤,能完美貫徹皇帝的指示。
同時、這個人也是丕平政府中唯一的一位,未參與政變、仍然從查理二世時代留下的高層。
像政部、軍部、內務部這些掌權者,都是跟丕平穿一條褲子的叛亂者,而史部、工部大臣則是被提拔上來的親信。
只有外務部的布萊克,是從前朝留下來的元老,而且比政部軍部那些人乾淨得多。
關於這一點,政部大臣羅德·懷特百思不得其解。
他揣摩不透丕平的心思。
按常理來說,這種手握實權的位置都應該安排上親信,只有自己人才能帶來安全感,如果是羅德·懷特坐上那個位置,他一定會把布萊克涮下去,找一個信得過的小弟來執外務部牛耳。
最起碼也得是一個能聽話辦事的下屬,而不是總跟你唱反調的倔驢!
是的、唱反調。
布萊克這個人總是在跟領導唱反調,查理二世在位時他就這樣。
布萊克曾多次當面頂撞查理的政策,而且極為直接的把其中弊端講出來,這個人嗓門洪亮、從來不加任何修飾詞語,就在朝堂之上跟查理硬剛,弄得皇帝有點下不來臺。
查理說一他說二,查理往東他往西。
就拿收稅的事情舉例,查理曾經多次提出要增加幾種賦稅專案,用以緩解軍費開支。
然而次次都被布萊克攔了下來。
只要一提到增加收稅,布萊克保證站出來嚷嚷一陣,最後弄的不了了之。
可以說相當‘不會做事’。
很多尚在討論中的議題,比如擴軍啊、對維京王國發起戰爭啊、或是大興土木啊、等等等等,這個傢伙就跟槓精一樣總能找到其中的弊端,然後嗓門洪亮的開始勸諫帝王。
只要他一發言,其他大臣立刻全都閉嘴,因為布萊克的聲音比他們一群人發出的議論聲還要大。
這個人的氣場很足。
他一般很少開口,但只要一張口、總是懟的查理無話可說,最後以‘擇日再議’跳過布萊克反對的專案,繼續研究這個人不怎麼吱聲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