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年的稅收折了近半,已經無法維持軍隊的高昂支出,是否…裁掉一部分新兵?”
內務部大臣、羅伯特·斯坦李見沒人吱聲,只好率先打破沉默。
因為他的訴求最急迫。
帝國財政部門從屬內務部,各方面都在管他要錢,但由於諸侯動亂,今年的稅收不足以抵消開支,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把事情拿出來讓丕平決斷。
其實按照以往的軍部花費,即使只有一半稅收也能維持,但丕平也在擴軍,這麼一搞、錢糧就不夠消耗了。
“查封有關叛亂貴族的家產,凡是有牽連者一律下獄,待表明忠心後酌情處置。”
皇位上傳來沉穩的聲音,他早就想好了對策。
丕平高高的寶座離地面有7個臺階的距離,所以眾臣要微微仰脖說話、而且都在站著,各派之間略有空缺,表明了親疏關係。
“陛下聖明,相信這些叛逆者的親屬比那些新貴族要富有~”
政部大臣羅德·懷特把話接了過來,他們跟內務部本來就走得很近、難分彼此,所以自然站出來為同伴說話。
至於富有,則是在呼應丕平的‘忠心’一說。
忠心怎麼證明啊?
掏銀子唄。
誰掏出來的銀子最多、誰就最忠心啊~
把有關諸侯叛亂的人員關到監獄裡,就是為了讓他們的家族花錢贖人,這能在短時間積累一大筆財富。
羅德·懷特之所以提到新貴族,是因為之前查封那一批人的時候,沒撈到多少油水。
那批人成為貴族不到二十年,都很窮。
但這一批不一樣了,中間可以操作的地方太多了,丕平的‘酌情處置’就是表明了他拿大頭,你們政部和內務部拿小頭,然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照舊即可。
有錢大家一起賺,也是舊貴族欣賞丕平的一大原因,這個人從來不吃獨食。
兩句對話的功夫,一群人的命運被敲定了,要麼掏錢要麼沒命、就這麼簡單。
而且丕平說的很模糊,‘有關人員’是一個極為模糊的概念,羅德·懷特心領神會。
該扣帽子的扣帽子,該收拾的收拾。
丕平這是在提醒他,進一步清除政治傾向不明顯的那批人。
就這兩句話、幾個人精就已經溝通了這些資訊。
丕平與羅德·懷特之間還有什麼隱喻交流,筆者就不得而知了。
但只會多、不會少。
上位者是不會把話完全講明白的,這種模稜兩可的語言是做領導的必修課,它能篩掉那些不能領會上意的白痴,過濾出臭味相投的親信。
即便這空曠的大廳裡只有十幾個人,丕平也不會把話直接全講出來。
能領會多少就領會多少,一點領會不到的、下次就要被淘汰出內閣了。
這十幾個權臣,都是丕平的內閣成員,大事小情丕平都會找他們商量,帝國的大部分決策都是這一小戳人多次會議的結果。
他們才是帝國權力的最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