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克思的著作相見恨晚,直到27歲之後我才讀到他的論著。不能早年閱讀馬克思的著作,這是我的一大憾事!
我感覺自己快樂的很,也把自己審視了一番。
1:我萬事皆休,恰不為現實煩惱。
2:我胸中有數不清的故事。
3:我用思想能津津有味的刻畫美好世界的每一個細節。
4:空想是我的樂趣,這不是可悲或者逃避,只有如此想象力的人才會體會到類似的樂趣。
5:三大星球是我的精神支柱。
就是這樣的原因支撐著我自己,我不是“道校”,而是有著旁人所沒有的樂趣與驕傲!
我歡歡喜喜的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懷著理想非常滿足,因為自己很快就能見到心目中美好的世界了。我貪婪著每一天,留戀著每日時光。我沒有世人一般的顧慮了,所以大腦反而放下了一切包袱。
家裡總算清靜下來了,么叔那邊雖然傳來吵鬧聲,但是偶爾,他們偶爾會爆發似的嚷一陣,總的來講清靜多了。
這裡是無人打擾的自然環境,田地裡的草叢,池塘上面漂浮的水草,屋後的竹林,這裡一草一木,還有那隻豬、那頭牛,那隻貓、那條狗,我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給我源源不斷的慰藉和鼓勵!你們對我的尊重使我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我與萬物的平等。正基於此,我才從平等的萬物身上看到了他人所沒有描述的事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假使我的視野裡,到處都是仕途經濟的人,我的精神和心靈將難以寧靜,嘈雜的人聲將使我聽不見草木的聲音。一片天,雲朵下,田地間,楊樹旁,一頭牛,一條狗,一個人,這足夠了。
思考是樂趣,學習是為了補充材料。只有精神上中科舉遺毒的人才會覺得學習與功利相聯絡的,不想這樣學習起來反而消極。只有熱愛某種美好目標的人對現實的一切事物都有著需要的心理,以至於我不得不承認:其實空想中的美好又是以現實為基礎的,空想是站在現實的基礎上而登高騖遠的。
老實講,我不想自己空想中的美好事物與現實有半點兒關係。可是,我使勁兒飛啊……我在宇宙裡飛翔,我使勁兒跑,想離這裡越遠越好。可回頭一看,後面連線著的線始終連線著我和這裡關係。
我曾想,如果哪天自己的頭腦不再思考了,我將失去我所得到的一切。理想、辦法、三大星球和宇宙裡發生的故事,這些,我最珍貴的東西都將失去。真不甘心!
人的頭腦總會有壽終正寢的那一天,我把三大星球的故事描述下來,以免“消失”。
思考或是想象,不是鍛鍊或者任務,而是人的需要。想的累了、困了,就歇息;醒來,繼續思考、想象。日復一日,我就體會著這樣的樂趣。
我希望自己身上的一顆分子、或是一顆原子,或是更小,能繼承我的意志,把想象發揮到底,想象到無極。
一個美好的社會是會尊重每一個人的,而不會因為財產、角色、身高、性別等等奇奇怪怪的原因而造成差別。勞動者何罪之有,可現實裡勞動者忍受的太多了。這是現實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我實在沒必要煩惱。
不如好好睡覺,明天再想。
喜歡這個屋裡請大家收藏:()這個屋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