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和奶奶、父親鬧彆扭的時候。我們三人在豬籠屋裡忙活,說著說著,不知怎麼的,說的我火氣上來了。
一開始,我抬頭看了看這棟樓房,心裡嘆道:“這樓房如同墳墓!”
結果父親和奶奶說了什麼?我賭氣回到房裡,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爺爺他老人家微笑著,他的一張大相片鑲在鏡子的左邊。
“嘿!”我憤怒的用拳頭砸在鏡子中央,左邊那邊玻璃就碎了。但沒有碎掉一整塊,右邊一邊鑲著花紋的還能照鏡子。
一塊好好的美麗鏡子,多少年了,就這樣被我捶碎了。
父親聽到聲音,走到窗戶外面,他問道:“搞麼多?”
我沒有回答,過了一會兒,我就埋在床上睡了。然後去了樓上。此事像是發生在18歲那年)
一月一月,時間過得毫不留情,我貪婪的呼吸著每一天。我真希望自己躺下了,就乾脆不要醒來了,這樣反而感到永生。
可每次,睡了那麼久,還是會醒過來。我沒辦法,完全醒了之後,再睡就會頭暈。於是起床,一照鏡子,五官都眯了。不過洗了臉,再舒展一會兒,再照鏡子,竟十分好看!
電視廣告裡說“近看,沒有毛孔”,意思是人的面板近看就像是煮熟了的雞蛋、剝了殼之後的表面。可廣告畢竟是廣告,是要賣什麼的。其實,睡好了,休息好,就能臉上看不到毛孔。我挨近看了看,仔細看,確確實實看不到毛孔的。
有一回,想必是被迫起來早了。天天晚上七點鐘睡,睡到第二天的七點,少半個小時,腦袋都會暈,會顯得睏倦。可是這回,早上起來一照鏡子,臉頰那裡出現了細孔,而且還是一群!我知道,昨晚沒睡好,今晚得早點兒睡,第二天起來就會不見了。
新聞聯播還沒開始,看了幾頁《封神演義》就困了。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不知道什麼時候?
早飯熟了,牛已經嬸孃拉出去了。奶奶對我喊道:“爸爸搞事嘀不末時候就出啼噠,你就待在床上老睡的!”
隨她喊,不睡夠,死活不肯醒。
醒來早晨九點多了,這種情況極少。平時起碼要睡十幾個小時,一般12小時或者13小時,這樣中午就不用睡午覺。我痛恨晚睡,痛恨睡眠不足。至於有一種說法“提高睡眠質量,可以不用睡那麼久”,這說法大荒謬!
那時候,我的大腦不知道疲倦,被自己稱之為無阻礙思維的思想正是陶醉於那幾年。後來雖然大量閱讀,思想上得到的成果尚不及這萬分之一呢!
我很享受那幾年。
睡眠是人與自然長期融合的結果,社會環境不可能替代自然環境這歷史性作用的。我們應該讓社會服從於人的需要,而不能人莫名其妙的承受社會的壓力。
人的生活目標影響人的睡眠,要解決這種影響,除非人的生活目標與社會的發展良性的高度合一。
私有制和貨幣橫行的社會是解決不了這種矛盾的。
作者少年時,就用空想來滿足自己。
後來打工,我閱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我多次放下著作,內心裡驚歎:“按照馬克思的理論,社會用不了多久,就會進入勞動、生活、學習三位一體的高度融合中,甚至能超越我‘空想中的強國’。”
接著又讀了《鄧小平文選》,再聯想起馬克思對貨幣的論述,我又多次放下書本,心道:或許這顆星球上能達到空想中的強國力量呢!
不過我想,即便是能達到‘空想中強國’的地步,那也是幾個世紀之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