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都城,睢陽。
一場不大不小的雪,讓皇宮熱鬧了好幾天,這賞雪的、掃雪的人比往年都要多。
愛卿在上早朝的路上,就看到好幾個宮女聚在一起,用掃攏的雪團堆砌雪人,這晨光一照如同粉雕玉砌似的,別提多好看了。
“真好啊。”愛卿微微笑著說,“朕兒時也愛堆雪人,還和炎兒打雪仗呢。”
首領太監本打算阻止宮女玩雪的,吵吵鬧鬧的實在不合規矩,但既然皇上都這麼說,大家便隨意起來,更甚至還比誰的雪人堆得好。也不知誰傳的話,說皇上會給賞賜,這下,便鬧得更開了。
愛卿來到勤政殿,文武百官早已等候,與往日一樣,他登上御座,接受大臣的跪拜,便開始處理今日的政務。
很顯然,今天爭議的重點依然是萬壽節,愛卿不懂明明夏國歸順的事情更為重要,為何他們非要關注一個每年都有的節日,且還聯名奏本。
“朕之懸弧之慶,確實關乎國家體面。”愛卿在一輪炮轟式的上奏後,既不生氣,也不煩惱,微微一笑道,“諸位卿家說得都對!”
“皇上聖明!”
賈鵬暗鬆一口氣,看來皇上是會接受他的政見,這件事對他最大的影響莫過於——皇帝到底會不會聽他的話?
所有的大臣亦關注於此,再怎麼說,賈鵬也是太上皇欽點的宰相,在所有政務上輔佐少年皇帝,若連一個萬壽節,他都說不上話,那宰相在朝中的分量未免也太輕了。
“朕也想熱熱鬧鬧地舉辦一場盛大的慶典,只是……”
愛卿從鎏金雕龍的御座中起身,往前走了一步,目視遠方,感慨萬千地說,“常言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朕的父皇、父後均在世。朕身為長子,未能替他們操辦一場壽宴,卻要給自己大肆祝賀,實在有失仁德。朕覺得一切從簡,才不至於失了誠孝之心,各位大臣,你們以為呢?”
“這……。”
這個問題賈鵬還真沒有考慮到,去年的萬壽節,因為天災、戰事改成了祭祖、祭天地儀式,自然也沒有那些普天同慶的活動,只是百官同朝飲宴。
前年的萬壽節,皇上登基不久,大赦天下,各項登基的慶典和萬壽節幾乎是一併辦了,也就讓人忽視了這點。
細究的話,皇上的萬壽節確實還未有單獨的舉辦過。
所以,皇上要以這個理由推掉萬壽節的隆重慶典,不僅合情合理,還能成為天下至孝的表率,讓人根本無法反駁。
只是,皇上之前完全沒有提及這點,讓賈鵬感到措手不及,而在這之前,賈鵬一直認為自己已經很好地掌控住了朝堂議政的動向。
簡而言之,凡是他說東,就沒有大臣敢說往西。
愛卿要說的話都說完了,大臣們的臉上都寫著驚訝,還有些不知所措,不知是誰說了句,“皇上
忠孝仁德,乃萬民表率!”
附和的聲音才多了起來。
“皇上,微臣贊同一切從簡。”兵部尚書劉輅出列上奏道。他其實最不愛大肆慶典,尤其眼下公務繁多,還要赴各種宴席,實在是忙不過來。
只是他也想不出不辦萬壽節的理由,因為賈鵬說得句句在理。眼下,他終於可以放下負擔,大膽進言。
於是乎,一大半的臣子都下跪,說皇上仁孝,是百姓之福。
愛卿往旁邊偷瞄了一眼,就看到小德子竊笑著,偷偷從衣袖裡伸出一個大拇指,在稱讚愛卿厲害,終於把這事給順利了結。
愛卿不由微笑,但很快正色,再次說道,“雖說一切從簡,但宰相大人所言亦極是,故而朕決定在御苑舉辦‘千叟宴’,但凡皇城內年過六旬的長者,皆可赴宴。且每人賞銀一兩,棉布兩匹,以此代替朕的壽宴,此事就交由戶部、禮部共同辦理。”
這麼做也算是大辦了一場,也保住了賈鵬的面子。
愛卿直到下朝,都覺得今兒的空氣特別清新,身上也輕鬆不少。
小德子伺候在愛卿跟前,幫他換掉那厚重的全套朝服,並好奇地問,“皇上,既然有此好招,為何不早點用?這些天光聽到‘萬壽節’這三個字,您的頭都快疼裂了吧?”
“朕也是昨晚才想到的。”愛卿笑得燦爛,“不愧是瑞瑞。”
“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