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的腦子哪有那麼細致,除了平時何小麗交代的東西,他們也沒有想到要稱瓜子稱糖果啊。
兩人都揹回來不少的東西,是廠裡發的米和油,另外他們用米去找人換了一些麵粉,上次答應了幾個弟弟,要背面粉回來包包子,包餃子呢。
何小麗另外看了一下,廠裡也發了糖,一人半斤,現在家裡還擱著許多糖呢,也沒有姥姥家要去拜年,她想等過完年,讓何大軍去廠裡找人換點油,廠裡會發油,但不常發紅糖。
並且這會兒紅糖在大河村不稀罕了,拿出去換不到什麼合適的東西。
何大軍聽了也覺得可以,廠裡這次因為過年,人均發了三斤油,兩兄弟加起來就是六斤,好家夥,饞的那群小夥子都想吃油條了。
油條何小麗也不會做啊,但兩個哥哥答應他們,下次回來會從縣城做,而且過日子不簡單,可不能看見家裡油多,就不節省了。
其實家裡的油,絕對是很很富裕的吃到明年九月份的,她打算過幾天,炸點魚塊給大家過年吃。
何小麗小心的把油藏到櫃子裡面並鎖起來。
再加上付鷗廠裡也發了五斤油,他現在在這裡搭夥做飯了,因此都拿了過來,早幾天何小麗也都鎖著了,她看了看櫃子,想到那個很久不用的空間,因為家裡油多,她從空間裡面也取出來五斤,裝在壇子裡面,現在是她做飯,絕被人發現。
不是大過年的家裡東西也多,摻在裡面不太容易被人察覺,為了安全計,她現在很少從隨身空間裡面取東西了,畢竟讓自己養成獨立的習慣,也是她一貫的主張。
然後還有一些棉布,何小麗打算讓餘敏幫忙給孩子做身新衣裳,等到過年就有新衣裳穿了。
剛把東西都收好,外面來了郵遞員送信來了,這裡比較偏遠,郵遞員半個月才來一次,應該是臨近春節,集中一次走一圈,把附近幾個大隊的信都送了。
所以這個地方關於資訊的傳播的時效性真的很差!
郵遞員騎著老式的綠色腳踏車,應該是單位的車,後座上掛了兩個破布包,裡面裝滿了信件。
“這裡有叫付鷗的嗎。”是付鷗的信:“有你的信。”
付鷗走了出去,從郵遞員手裡接過來信,拆開看了,剛看了開頭,緊湊的眉頭就舒展開了。
“何小麗是不是也在這裡?”
還在廚房琢磨著晚上做什麼東西吃的何小麗聽倒自己的名字,從廚房跑出來,難道是李立新來信了?
“有你的包裹,拿著單子自己去縣城郵局取。”郵遞員說。
這就是老式的物流方式帶給人不便的地方了,有什麼包裹,還得自己拿著單子去縣城取,不過郵遞員也不容易,騎著一個腳踏車,從早到晚沒歇著,要讓他像送快遞的一樣開著車,他估計也願意派送包裹到村。
“要……怎麼取?”何小麗這一輩子都還沒取過這種慢郵的包裹。
郵遞員漫不經心的看了她一眼:“帶上證明,生産大隊開。”這個年代對於取包裹更謹慎一些,畢竟物資太過於緊缺,萬一被人冒領,講的誇張一點那可真是要人命的。
人都是樸實和淳樸的,本性都是好的,不過要建立在沒有物質考驗的基礎上。
還要本人,何小麗真是……
“郵局明天還能取東西嗎?”
“明天最後一天,要不就要正月十五以後才上班了,你要去得趕早了。”扔下這樣一句話,郵遞員就走了。
這時間點卡的也挺好,明天不去還不行。
“哎,你明天要去縣城嗎?”何大軍聽倒有包裹要拿。
“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