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不等鞭炮聲停歇,又到了元宵節。
閒著沒什麼事情,杜康給她們製作花燈,除了囡囡,還有娜塔莉亞呢,女生永遠都是少女,不給她做,她能給你急。
在工作坊思考半天,杜康正拿不定主意製作什麼樣的燈籠,娜塔莉亞帶著囡囡進來詢問“你準備做什麼燈?”
囡囡說道“當然是用蘿蔔做燈,用蘿蔔刻個小燈,去年就是這樣。”
“你不要拿老媽的手藝跟我比,看我的,保證給你弄個最漂亮的元宵燈。”
杜康說完開始製作,他沒有做羊角燈,而是選擇的走馬燈。
走馬燈是一種蘊含著古代人們智慧的燈籠,燈的上部裝有葉輪,燈內點上蠟燭,蠟燭燃燒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從而帶動整個走馬燈轉動。
燈的各個面上繪有影象,導致影象也會隨著燈的轉動不斷走動。
因大多繪製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
據說在秦漢時就有走馬燈的存在,當時被稱為蟠螭燈。
兩人本來還在那裡看著,想要看看杜康製作的燈籠如何,但看到那複雜的結構,很快離開,出去看冰墩墩。
杜康搖搖頭不管她們,這麼沒耐心,怎麼能見識到自己的手藝。
鼓搗半天,杜康就製作出兩個燈籠,帶著燈籠出去,杜康得意道“怎麼樣?”
“好漂亮。”
“那當然,現在還不算什麼,等到晚上更加漂亮。”
兩人不信,他也沒有解釋,等到晚上,杜康將燈拿出來,點上蠟燭,上面的駿馬圍繞著燈籠繞圈,凸顯出了走馬燈的要點。
最妙的是,駿馬是他先畫在紙上,又剪下來貼在上面,比燈籠紙要厚一層,照耀在牆上,一匹匹寶馬的影子在牆上出現,並迅速跑動,讓人為之驚歎。
囡囡過來喊道“哥哥,你給我吧。”
“你不是不要嗎,我正要拿出去送給小朋友呢。”
“哥哥,我的好哥哥。”
囡囡不幹了,在那裡撒嬌。
杜康只好將走馬燈交給她。
見他們玩的開心,杜康忍不住嘆了口氣,心中很是惋惜。
走馬燈的構造,是在一根立軸上部橫裝一個斜翼系統和葉輪,立軸下端裝一盞燈,點燃後,上方空氣受熱膨脹,密度降低,熱空氣即上升,而冷空氣由下方進入補充,產生空氣對流,從而推動葉輪旋轉,並帶動與立軸相聯的燈籠轉動。
其製作原理,與現代燃汽機相同,是燃氣輪機的雛形。可惜的是,中國古代發現、利用了空氣驅動的原理,製造玩具,但始終沒有能進一步加以研究,使之在生產活動中加以應用。
將剩下的那個走馬燈交給娜塔莉亞,她也不禁抿嘴微笑,好奇地打量這明明沒有動力,卻能夠自行旋轉的燈籠。
看剛天黑沒多久,離睡覺的時間還早,兩人帶著燈籠出去,感受節日的氣氛,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出去裝出去炫耀。
杜康跟在她們身後,做護花使者。
三人路過一條衚衕,幾個打扮奇怪流裡流氣的傢伙,將三人圍了起來。
“你們幹什麼?”
杜康頓時警惕起來,將囡囡交給娜塔利亞抱著。
“你知道我是誰嗎?”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