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婉兮卻也不敢大意,還是攥住了玉蕤的手去,“……終究才是第一天,便是花苗順利成活了,可是其後還有幾天去呢。咱們啊歡喜是應該的,卻也別這會子就以為已然萬事順遂了。”
翌日便也點頭,“這會子自是凡事都沒有咱們十五阿哥的安危為重。只要十五阿哥一切順遂,其餘的什麼,咱們不能暫且放下;總歸十五阿哥還小,等十五阿哥長大成人還有那麼多年去呢,咱們便還有什麼等不起的,自不必急於眼前去。”
桃花寺行宮。
這座行宮位於薊州城東十八裡外的桃花山上。山上有桃花,開放的時間比其它地方要早,故此得名“桃花山”。
山半有滌襟泉,紆曲流繞,碧澄可愛。有剎名桃花寺。東接皇陵五十裡,為鑾輿必經之路。
自乾隆十八年此處建立行宮以來,皇帝每年二月謁陵,都駐蹕此處。
忻嬪自是對沿途行宮瞭然於心,早見了“桃花寺”之名便笑,“……便憑這行宮之名,便是助我之力。”
待得一路出京而來,直到二月二十三日祭陵當日,才恰好駐蹕在桃花寺行宮。
忻嬪原本一顆期待的心,因了這日子,便反倒有些不好了。
“……怎麼這麼巧,魏婉兮那十五阿哥是二月二十四日種痘的吉時,皇上就選在前一天謁陵去!他這豈不是,就是要特地趕在那十五阿哥種痘之前,先去求祖宗保佑?”
終究從桃花寺行宮,到皇陵,還有五十裡之遠呢,可是皇上卻不顧路途遙遠,非要趕在這天就去謁陵了,這如何能說不是皇上的故意!
樂容便小心勸,“主子如此不快,想來那皇後主子,心下必定更加倍地不好受……”
忻嬪眉毛一揚,望住樂容,便幽幽笑了。
“對啊,你說得對。我今兒都有些氣著了,那皇後今日必定方寸大亂~~那豈不更是上天助我?”
忻嬪越想越是歡喜,這便心下也平靜下來,這便瞟一眼樂容,“……去吧。”
這一日因皇帝即將去謁陵,那拉氏便率領隨駕的嬪妃,一同伺候皇帝用早膳。
嬪妃們聚坐,陪皇帝一同用早膳。
幾位嬪位都紛紛起身,親自為皇帝和皇後侍膳。有的盛粥,有的佈菜,有的倒奶茶。
忻嬪便是那個倒奶茶的。
想著待會兒謁陵,禮儀嚴謹,規矩極多,那拉氏便有些吃不下飯。可是接下來還有五十裡路,且又要有那些儀軌,肚子裡沒食兒,便也是不行的。
那拉氏便雖說沒吃幾口飯,卻還是將奶茶多喝了兩碗。
忻嬪滿意退下,整頓飯便再未曾抬頭,只悄沒聲兒地吃完了自己的飯罷了。
這一日,皇帝率領後宮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
未至碑亭,即下轎慟哭。
步入隆恩門,詣寶城前行禮,躬奠哀慟。
後宮以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隨行禮。
在眾人的悲聲中,整個天地都籠罩在一片肅穆哀慟的氣氛裡。唯有那拉氏忽然有些呼吸急促,身子莫名地發熱了起來。
他就立在皇帝身後半步,正是在行禮之時。此時決不能有半點造次。
這樣莊嚴的氣氛,倒也幫那拉氏暫且壓住了身子裡那股子毛毛躁躁的灼熱來,勉強維持著行完了禮。
接下來待得到孝賢皇後、慧賢皇貴妃等幾位已經先入帝陵的內廷主位前奠酒,那拉氏便有些按捺不住了。
幸好帝陵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踏足而入的,皇帝們的身後世界,對於前朝大臣和普通的內廷主位們來說,也是這天下絕頂機密之一。故此這回奠酒,皇帝只帶了那拉氏一個人入內,其餘嬪妃都只能候在外頭。
皇帝奠酒罷,那拉氏按例雖說用不著給幾位皇貴妃行禮,可是好歹孝賢皇後是元妻嫡後,她是繼後,還是身份有別,應當有禮的。
她這便也端起酒盞來,卻是沒朝向金棺奠禮,卻是忽然回眸,嫣然而笑,“皇上……皇上怎不飲了這酒?這酒滋味甘冽,皇上便飲一口吧。”
終是地宮,周遭陰森森的,那拉氏冷不丁露出這樣纏棉的笑,說出這樣的話來,將皇帝都驚了一跳,愣愣望著她。
“皇後!你這是……怎了?”
那拉氏卻不覺著自己怎麼了,反倒端著酒盞,幹脆轉身離了供桌,款步朝皇帝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