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惠這才鬆下一口氣來,毫不遲疑,直接在十張卷子裡取出上頭共有九個圈兒的卷子來。
一共就九位讀卷官,這卷子上既然有了九個圈兒,那就是九位讀卷官一致都推薦這一張,那便是“滿分”了。
而其餘的卷子上,或者有八個圈兒,或者有五個圈兒,總歸都沒有這個高。若以讀卷官們的意見,那這滿分的卷子,自然該為第一。
皇帝接過來看,也是先被那九個圈的滿分震動,不由得挑眉,“竟得九人一齊推薦,倒當真難得。”
兆惠終於長舒了一口氣,終得功成身退。
次日,太和殿傳臚。
皇帝在太和殿上,親賜賜一甲王傑、胡高望、趙翼三人進士及第。二甲蔣雍植等六十六人進士出身。三甲沈琳等一百四十八人同進士出身。
趙翼高中一甲第三名,也就是俗稱的“探花郎”。
訊息傳回了圓明園,婉兮聽了也自高興。
以趙翼之才,自然該進一甲三名;雖然不是狀元,卻也是探花郎。若論資歷,自然可進翰林院;將來便也有資格進上書房行走,為皇子們的師傅了。
婉兮雖說放下心來,可是以私心而論,自然還是有小小遺憾的:終究,她還是希望趙翼能高中狀元啊。
這日黃昏,皇帝終於從宮裡回到圓明園。
一進婉兮寢殿,便是盯著婉兮笑。
“怨不得你個小蹄子那麼關注今年這一科……原來是為了那個趙翼!”
婉兮自知無可抵賴,便紅了臉蹲禮,“奴才也得替這位狐說先生謝皇上恩典。一甲第三名,探花郎不負狐說先生之才。”
皇帝卻啐了一聲兒,“呸,他趙翼是誰,也能叫你替他謝恩?趕緊起來,爺才不受!”
婉兮含笑起身,湊過來膩進皇帝懷裡,“是奴才說錯話了,奴才不是替他謝恩,是替自己個兒謝恩。”
皇帝故意抬眸空空望向什麼呢,謝什麼恩啊。那是他自己大才,朕壓都壓不住。”皇帝微微淘氣地側眸,“一共就九個讀卷官,他的卷子上便是滿滿當當的九個圈兒,這可是滿分兒。”
婉兮便是一驚,“他卷子上是九個圈兒?”
婉兮心下便是轟然翻湧起來。九個圈兒的,那原本該是狀元啊!
皇帝凝著她,便也緩緩點頭,“沒錯,無論是讀卷官們呈進的第一名,還是兆惠給爺指的第一名,本該都是這個趙翼。是爺改了主意,將原本第三的王傑,與趙翼名次對換,將王傑改為第一名,趙翼降為第三名。”
婉兮心下一顫,便忙轉過身兒去,鼻尖兒已是酸了。
她好難受……
皇帝伸一根指頭,輕輕捅了捅婉兮肩胛,“生爺的氣了?”
“奴才哪兒敢。”婉兮雖這麼說,卻已然甕聲甕氣,並不轉回身去,“……其實,我早已猜到幾分,故此之前便很為他懸心。”
皇帝輕輕挑眉,“哦?猜到了?”
婉兮不肯轉回身來,他便伸開兩手,活活兒將婉兮整個兒給抱過來,按在膝上。便是她還不回身,卻也還是在他懷裡了。
“猜到什麼了,嗯?”
婉兮吸了吸鼻子,“奴才先是聽說劉統勳大人為主考官,那會兒就揪了一把心。因主考官和讀卷官都要力求迴避,而趙翼當過劉統勳大人的幕客,那劉統勳大人便必定要避嫌,不能引趙翼為大魁。”
“不過前兒聽皇上說,讀卷官中又有尹繼善大人、左都禦史劉綸,奴才倒又放下了心——因為劉綸也曾為尹繼善大人的幕客,而王傑同樣曾為尹繼善大人的幕客。那麼尹繼善、劉綸二位大人,便也要為王傑而回避。”
“既然讀卷官中這麼多人都需要回避,可是皇上卻還是令他們讀卷,便說明皇上的心思是唯才是舉,所謂舉賢不避親。”
皇帝點頭,“說得有理,卻不全對。為國取仕,爺自然要謹慎,故此早就有讀卷官迴避的規矩。就是為了不叫他們認出舉子的筆跡,從而落下瓜田李下之嫌,爺早就叫所有卷子在呈進給讀卷官之前,都彌封了姓名去,又叫旁人謄抄一遍。這便身份、筆跡全數隱去,即便他們早知道門下有誰應試,到時候兒卻也認不出來。”
皇帝如是說,卻非但沒能開解婉兮,反倒叫婉兮的眼淚好懸直接掉下來。